文章排行榜
北京限行第一次免罚_新手必知的限行处罚规则详解
2022-08-15上海国5车上沪牌最新规定_2025年沪牌政策解读与办理指南
2022-09-01汽车限行城市规定_2025最新限行政策全面解析
2022-09-03央视怒批电动车新国标_媒体热议新规背后的民生考量
2022-09-19沪牌还值钱吗_2025年上海车牌价值深度解析
2022-08-31电动自行车电池怎么选_告别选择困难症的选购全指南
2022-09-20
雨季行车,安全是第一位的“硬道理”!面对湿滑的路面、变差的视野和潜在的雷电威胁,掌握正确的驾驶技巧和应急处理方法至关重要。本文将为您详细解读雨季行车防雷防水的7大要点,助您平安出行,让爱车安然度过“水逆期”。
1. 车辆检测: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
“磨刀不误砍柴工”,雨季来临前,给爱车做个全面体检是必不可少的功课。
雨刮器:雨刮器是雨天行车的“眼睛”。检查刮水效果,是否有异响、跳动或刮不干净的痕迹。如果橡胶片老化或有裂纹,务必及时更换,一副优质的雨刮片成本不过几十到百来块钱,但关键时刻能救命。夜雨中,清晰的视野能大幅降低事故风险。
轮胎:轮胎是车辆与路面接触的唯一介质。检查轮胎花纹深度(低于1.6毫米必须更换)和胎压。雨天路滑,轮胎的附着力会显著降低。有人认为降低胎压能增大接触面积、增加摩擦力,但这其实是个误区。过低的胎压反而会降低排水能力,延长刹车距离,增加打滑风险。
灯光系统:检查车辆所有灯光是否正常工作,包括前照灯、示廓灯、近光灯和雾灯。雨天能见度低,正确使用灯光不仅能为自己照亮前方,更重要的是提醒其他车辆和行人您的存在。
刹车系统:刹车液具有吸水性,长时间潮湿天气可能导致其含水量超标,影响制动效果,甚至导致刹车失灵。雨季前应检查制动液,并留意刹车踏板是否过深、是否有异响或刹车距离变长等问题。
排水系统:检查车辆前风挡处的防水槽和天窗排水孔是否通畅。堵塞的排水孔可能导致积水,甚至造成发动机进水或车载电脑短路。
2. 保持安全车速与车距:慢就是快,稳就是赢
雨天路面湿滑,轮胎抓地力下降,刹车距离会大大延长,甚至比平时增加50%以上。 “十次事故九次快”,雨天行车更应牢记这一点。
降低车速:城市道路限速60公里/小时,雨天可适当降至40-50公里/小时;高速公路上限速120公里/小时,雨天建议控制在90-100公里/小时。 慢下来,才能为突发情况预留足够的反应时间和空间。
加大车距:与前车的安全距离至少是平时的1.5倍到3倍。平时保持50米车距,雨天建议拉大到150米。这就像在湿滑的冰面上滑行,需要更长的距离才能停稳。
避免急刹与猛打方向:湿滑路面急刹车容易导致车轮抱死,造成侧滑或甩尾。应多采取预见性制动,轻踩刹车,或者采用“点刹”方式降速。 转弯时也要轻柔打方向,减速慢行,确保车身稳定。
3. 正确使用灯光与除雾:让世界更清晰
雨天能见度差,合理使用灯光和除雾功能至关重要。
开启必要灯光:下雨时应及时开启前照灯(近光灯)、示廓灯和后位灯。能见度低于200米时,开启雾灯;低于100米时,除了雾灯和近光灯,还应开启危险报警闪光灯(双闪)。 但要注意,雨天不要滥用远光灯,它会造成反射,反而影响自身和他人的视线。
车窗除雾:雨天内外温差大,车窗容易起雾。此时应开启空调除雾模式,可选择暖风或冷风,并适当增大风速。如果情况紧急,可稍微开启车窗,让内外空气流通,加速雾气消散。
后视镜防雨:后视镜在雨天容易模糊,影响变道观察。除了及时擦拭,可以考虑加装雨挡或使用斥水产品,让雨水形成水珠滚落,保持视野清晰。
4. 涉水行车:知深浅,缓速过
遇到积水路段,切忌盲目冲刺,判断水深是关键。
观察水深:如果水深超过前保险杠或轮胎的三分之二(约30厘米),建议不要强行通过,尤其是对于小轿车,水位超过车轮一半就需警惕。 可以观察其他车辆通行情况,或者下车实地探查水深和水底情况。
低挡匀速通过:涉水时应挂低速挡,稳住油门,保持车辆有足够而稳定的动力,匀速直线通过。 避免大轰油门或猛冲,以免水花溅入发动机进气口导致熄火。 中途切勿停车、换挡或急转弯。
切勿二次启动:若车辆在涉水过程中不幸熄火,切记不可再次点火启动!这是最致命的错误。因为水具有不可压缩性,二次启动会导致水进入发动机气缸,造成发动机连杆弯曲、曲轴变形甚至直接报废,即使购买了涉水险,保险公司也可能拒绝赔付。 此时应迅速撤离至安全地带,并联系专业救援。
涉水后处理:通过涉水路段后,应轻踩几下刹车,利用摩擦产生的热量排出刹车片上的水分,以免影响制动性能。 如果水位较高,事后最好检查车辆电路系统,避免短路故障。
5. 雷电天气应对:车内是“法拉第笼”
夏季雷雨交加是常态,汽车在雷电中是否安全?
车内相对安全:汽车金属外壳可以形成一个“法拉第笼”效应,当闪电击中汽车时,电流会沿着车身表面传导到地面,车内人员相对安全。
紧闭车窗:雷雨天气行车时,务必关闭所有车窗,不要将身体伸出车外,也不要接触车内金属物品。
关闭电子设备:收起车载天线,关闭汽车音响、收音机等电子设备,避免电流引入车内,造成电路故障或人员伤害。
选择安全停车点:尽量避免在空旷地带、大树下、广告牌下、电线杆附近或高楼墙角下停车避雨,这些地方都有引雷或物体倒塌的风险。 高速公路上遇雷雨天气,应尽快驶入服务区躲避。
6. 避开危险区域:眼观六路,耳听八方
雨天行车,除了应对路面状况,还要警惕周围环境。
避开低洼路段:桥梁涵洞、立交桥下、地下车库入口等低洼路段易积水,应尽量提前规划路线避开。
远离井盖与电线杆:城市路面积水可能掩盖打开的下水道井盖,形成漩涡,车辆轮胎可能被卡住。 此外,暴雨中倒伏的电线杆可能导致积水带电,应注意绕行。
注意行人与非机动车:雨中行人撑伞、骑车人穿雨披,视线和听觉受限,反应能力也可能下降。遇到他们时,应减速慢行,耐心避让,必要时可鸣笛或交替灯光提醒。 “礼让三先”,安全你我他。
谨防路面塌陷:长时间降雨或暴雨可能造成路面、桥梁受损,甚至出现塌陷。在傍山路、堤路或沿河道行驶时,不宜靠边行驶或停车。 遇到路面变形或泥石流、滑坡等险情,应及时打开危险警告灯并撤离。
7. 雨后保养:给爱车“做个SPA”
雨水中的酸性物质和泥沙对车身和零部件腐蚀较大,雨后及时保养能延长爱车寿命。
及时清洗车身:雨后应及时清洗车辆,特别是轮胎前后的空隙、底盘等容易积存污泥和湿气的地方,防止生锈。 可以给漆面打蜡或封釉,形成保护膜。
车内除湿:雨天车内容易潮湿,产生霉味。除了开空调除湿,天气放晴时,可以找阴凉通风处,打开车门和后备箱,让车内湿气排出。及时清洗并晾干脚垫、椅套等。 避免使用香水掩盖霉味,因为有些香水可能加剧霉变。
检查底盘:底盘是车辆最容易生锈腐蚀的部位。雨后除了清洗,还可以考虑进行底盘装甲或封塑处理,起到防腐、防锈、隔音的作用。
检查电路与大灯:雨后应检查点火系统和高压线是否受潮漏电,可以用干布擦干。 大灯如果出现水雾,可以同时打开大灯和远光灯一小时,观察水雾是否消失。若不消散,需到专业维修店处理。
常见问题解答
Q1:雨天行车,为什么不能开远光灯?A1:雨天能见度低,远光灯照射到雨滴上会产生散射和反射,反而会在驾驶员眼前形成一道“光幕”,使前方视野更加模糊,严重影响行车安全。
Q2:车辆涉水熄火后,真的不能再打火吗?A2:是的,绝对不能再次尝试启动发动机! 水是不可压缩的,一旦发动机进水后再次启动,活塞会把水压进气缸,导致发动机内部机件损坏,如连杆弯曲、曲轴断裂等,造成“顶气门”或发动机报废。
Q3:下雨天开车,车内玻璃总是起雾怎么办?A3:最有效的方法是开启空调的除雾模式(通常有扇形图标)。可以开启冷风或暖风,并适当调大风量。冷风能快速降低玻璃表面温度,使水蒸气凝结成水珠并迅速蒸发;暖风则能加热玻璃,从根本上防止水蒸气凝结。
Q4:开车时遇到打雷,坐在车里安全吗?A4:相对而言是安全的。汽车的金属外壳形成了一个“法拉第笼”,可以有效地将雷电电流引导至地面,从而保护车内人员。但为了安全起见,仍需紧闭车窗,收起天线,关闭所有电子设备,并避免接触车内金属部件。
Q5:雨天路面湿滑,是否应该降低胎压来增加抓地力?A5:不建议。降低胎压虽然会略微增大轮胎接地面积,但更重要的是,这会减小轮胎对地面的单位压强,导致轮胎无法有效排水,从而更容易在胎面和水面之间形成水膜(水滑),反而增加打滑风险,并延长刹车距离。
引用来源
深圳市公安局交通警察局. 《雨季行车安全常识》.
北仑区人民政府. 《汽车涉水如何安全行驶?》.
应急管理部. 《暴雨天安全行车技巧》.
中国气象局. 《暴雨天驾车出行,如何避险自救?》.
东杰贸易. 《ACDelco 分享梅雨季汽车保养小知识》.
澎湃新闻. 《正值雨季!了解雨天安全行车常识》.
车主指南. 《雨天行车注意事项6条,雨季行车安全常识》.
新浪汽车. 《雨季来袭爱车该做好哪些保护》.
中鹏. 《雨天驾车车主如何防雷击》.
中国天气网. 《雨天安全行车你必须知道的七件事》.
易车. 《汽车涉水行驶的安全与风险》.
新浪财经. 《雨天行车要注意哪些安全事项?遇到雷击时应该如何正确应对?》.
新浪汽车综合. 《一定要注意!至关重要的雨后汽车保养方法》.
问小白. 《雨天开车有哪些驾驶技巧?掌握这7点就不用担心》.
中国轮胎商务网. 《雨季轮胎漏气频发支招雨天汽车保养》.
新快报. 《遇到雷击如何正确应对?不同情形应对方式不同》.
腾讯新闻. 《如何安全通过积水路面?老司机分享涉水技巧》.
人民网. 《雷雨天气行车指南车辆避雷终极攻略》.
YouTube. 《【汽車經驗分享】雨天行車注意事項》.
易车号. 《暴雨来袭,开车必知的避险技巧》.
河北省. 《雨天行车八大注意事项》.
央视网. 《雨天行车要注意哪些安全事项?遇到雷击时应该如何正确应对?》.
中国气象局. 《躲在汽车里防雷击靠谱吗?》.
网易. 《暴雨行车!教练绝不外传的5大避险秘籍,第3条让老司机都后怕!》.
搜狐汽车. 《用车知识--雨天行车注意事项》.
爱咖号. 《雨天开车“7大保命技巧”》.
中国气象局. 《雨天出行攻略(行车篇)》.
【最后审核时间:2025-08-14 17:08:52】
【文章问题反馈报告电话/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