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排行榜
- 北京限行第一次免罚_新手必知的限行处罚规则详解2022-08-15
- 上海国5车上沪牌最新规定_2025年沪牌政策解读与办理指南2022-09-01
- 汽车限行城市规定_2025最新限行政策全面解析2022-09-03
- 央视怒批电动车新国标_媒体热议新规背后的民生考量2022-09-19
- 沪牌还值钱吗_2025年上海车牌价值深度解析2022-08-31
- 电动自行车电池怎么选_告别选择困难症的选购全指南2022-09-20
天津发布寒潮预警,这意味着一股强烈的冷空气即将或已经抵达,带来显著降温和大风天气,市民需做好防寒保暖措施。
寒潮来袭,气温骤降,体感寒冷,户外活动风险增加,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尤其需要注意保暖。
应对寒潮,除了添衣保暖,还需关注居家、出行、农业等多个方面,提前准备,才能从容应对极端天气。
遵循气象部门发布的预警信息和防御指南,是保护自身和财产安全的关键,切不可掉以轻心。
在寒潮天气下,家中的水管、农田的作物等也可能受到影响,需要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减少损失。
当天气预报中出现“寒潮预警”字样时,对于生活在北方城市如天津的居民来说,这绝不仅仅意味着要多穿几件衣服那么简单。寒潮,这位冬季里的“不速之客”,携带着大幅降温、凌冽大风甚至雨雪冰冻,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不小的挑战。理解寒潮的威力并掌握有效的防御指南,才能在这场与低温的较量中立于不败之地。
什么是寒潮?天津的寒潮预警意味着什么?
寒潮,简单来说,就是来自极地或高纬度地区的强大冷空气像一支训练有素的“军队”,向中低纬度地区大举进犯,导致大范围、急剧的降温和强劲的偏北大风。有时,这支“军队”还会带来雨、雪和冰冻等“装备”,让原本就冷的天气雪上加霜。 在中国,寒潮主要活跃在每年的11月到来年4月之间。
天津作为北方重要的城市,每年冬季都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寒潮影响。为了提前提醒公众做好准备,天津市气象台会根据寒潮的强度和影响范围发布不同等级的预警信号。我国的寒潮预警信号分为四个等级,按照严重程度由低到高依次是蓝色、黄色、橙色和红色。
- 蓝色预警: 48小时内最低气温预计下降8℃以上,且最低气温低于等于4℃,伴有5级以上陆地平均风。或者气温已下降8℃以上,最低气温低于等于4℃,并持续伴有5级以上陆地平均风。 
- 黄色预警: 24小时内最低气温预计下降10℃以上,且最低气温低于等于4℃,伴有6级以上陆地平均风。或者气温已下降10℃以上,最低气温低于等于4℃,并持续伴有6级以上陆地平均风。 
- 橙色预警: 24小时内最低气温预计下降12℃以上,且最低气温低于等于0℃,伴有6级以上陆地平均风。或者气温已下降12℃以上,最低气温低于等于0℃,并持续伴有6级以上陆地平均风。 
- 红色预警: 24小时内最低气温预计下降16℃以上,且最低气温低于等于0℃,伴有6级以上陆地平均风。或者气温已下降16℃以上,最低气温低于等于0℃,并持续伴有6级以上陆地平均风。 
当天津市气象台发布寒潮预警信号时,意味着在接下来的预警时段内,天津地区将迎来预警等级所对应的剧烈降温和大风天气。例如,过去天津曾发布寒潮蓝色预警,预计48小时内最低气温降幅达到8℃左右,并伴有4-5级阵风7-8级的西北风。 这种级别的降温和大风足以对人们的生产生活产生明显影响,因此,市民必须高度重视并积极采取防御措施。
寒潮天气防御指南:全方位武装,抵御严寒
应对寒潮,需要从个人到居家、从交通到农业,进行全方位的准备和防护。
1. 个人防护:把自己裹成一个“粽子”
这是最直接也是最基础的防御手段。
- 添衣保暖: 寒潮来袭,秋裤只是开胃菜,羽绒服、棉服、厚实的毛衣、保暖内衣等都要安排上,遵循“洋葱式穿衣法”,多层次穿搭,方便根据室内外温差调整。 特别要注意身体几个重点部位的保暖:头部(戴帽子)、胸腹部(穿背心或围围巾)、脚部(穿厚袜子和棉鞋)。 “只要穿得多,感冒就怕我!”这句话虽然有些夸张,但道理是没错的。 
- 防风保暖: 寒潮通常伴随大风,风寒效应会让人感觉比实际气温低得多。戴好帽子、围巾、手套,尽量减少裸露在外的皮肤。 围巾不宜过长,尤其是在乘坐电动扶梯或骑行时,谨防绞缠发生危险。 
- 健康防护: 寒冷天气是呼吸道疾病的高发期,特别是感冒和流感。 注意保持个人卫生,勤洗手。 室内外温差大时,尽量减少出入次数。 适当进行室内运动,增强身体免疫力。 对于有心脑血管疾病、关节炎等基础疾病的人群,寒潮天气可能加重病情,更需注意保暖,遵医嘱规律用药,减少户外活动,并密切关注身体状况。 国家疾控局曾发布指南,提醒高危人群在寒潮影响下诱发脑卒中的风险较高。 可以尝试一些民间小妙招,比如用温水泡脚,按摩鼻沟等,促进血液循环,增强耐寒能力。 
2. 居家生活:打造温暖舒适的“避风港”
寒潮期间,家是我们最重要的避难所。
- 检查房屋保暖: 检查门窗、墙壁是否存在漏风的地方,及时修补或加固,可以使用密封条、厚窗帘等阻隔冷空气。 
- 合理使用取暖设备: 使用空调、暖气、电暖器等设备时,要注意安全用电和用气,谨防火灾和一氧化碳中毒。 室内温度不宜过高,保持在18℃-22℃为宜,同时要保持一定的湿度,可以使用加湿器或放置湿毛巾等。 
- 水管防冻是关键: 冬季低温环境下,水管容易结冰甚至冻裂,造成停水和财产损失。 
- 包裹保暖: 对于裸露在室外的水管、水龙头、水表等供水设施,用棉麻织物、泡沫保温材料或专业的防冻套等包裹,再用塑料布等防水材料固定。 水表井内的水表也需要覆盖旧棉絮、草垫等保暖物品,并保持井内干燥。 下雪后及时清除水表井盖上的积雪。 
- 滴水防冻: 在极寒天气下,可以在夜间稍微拧开水龙头,让水呈线流状流出,保持水管内水流动,可以有效防止结冰。 流出的水可以用容器接起来循环利用,避免浪费。 
- 排空余水: 如果长时间外出无人居住,最好关闭表前阀门,并将管道内的水排空。 使用太阳能热水器的用户,在冰冻天气来临前需要排空水箱和管道内的水。 
- 解冻技巧: 如果水管不幸冻住了,千万不要用火烤或用开水直接浇烫! 正确的做法是用热毛巾包裹住水龙头或水管,然后用不超过30℃的温水慢慢浇淋,逐渐向水管延伸,直到冰块融化。 如果水表也冻住了,同样用温毛巾和温水慢慢解冻。 
- 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即使天气寒冷,也要保证室内适当通风,有助于保持空气清新,减少细菌滋生。 选择在中午气温相对较高时段开窗通风,每次15分钟左右即可。 
- 做好储水准备: 在寒潮来临前,可以适当储备一些生活用水,以防供水设施因冻结而中断。 
3. 交通出行:慢行稳驾,安全第一
寒潮带来的大风、降温、雨雪和道路结冰会给出行带来诸多不便和危险。
- 关注天气和路况信息: 出行前务必关注最新的天气预报、道路交通信息和交通管制措施。 
- 谨慎驾驶: 寒潮伴随的雨雪或低温可能导致路面结冰湿滑,驾驶时要降低车速,保持安全距离,避免急刹车、急转弯。 建议更换雪地轮胎或安装防滑链。 
- 检查车辆: 确保车辆的轮胎、刹车、防冻液、雨刮器等部件处于良好状态。冬季低温环境下,车辆电瓶电量消耗快,注意检查电瓶。 
- 公共交通优先: 尽量选择公共交通工具出行,减少私家车在恶劣天气下的行驶风险。 
- 防滑鞋: 在结冰路面行走时,穿着防滑鞋是 필수(必须的)。 走路时膝盖微弯曲,保持重心向前,可以减少摔倒的风险。 
- 防“雪盲症”: 在有积雪的晴天,雪地对紫外线反射强,长时间暴露可能导致“雪盲症”,外出时最好佩戴墨镜。 
4. 农业生产:守护好“菜篮子”和“米袋子”
对于天津郊区及周边地区的农业而言,寒潮是严重的威胁。
- 温室大棚加固和增温: 加固温室和大棚骨架及棚膜,防止大风损毁。 利用双层膜、盖棉被、加温设备(如热风机、暖水管)等方式提高棚内温度。 
- 作物覆盖和灌溉: 对于不耐寒的作物,可以使用不织布、塑胶布、稻草等材料进行覆盖保暖。 对于已插秧的水稻田,可以采取深水灌溉进行保温。 果树可以包裹树干、套袋,并在迎风面设置防风网。 
- 施肥增强抗寒力: 适当增施钾、钙肥可以增强作物的耐寒能力。 寒流过后可以喷洒低浓度营养液帮助作物恢复生长。 
- 畜牧业和渔业防护: 做好牲畜、家禽圈舍的防寒保暖和防风工作。 养殖水产的渔塭北侧可搭建防风棚,低温时采取加温措施,防止水产品冻伤甚至死亡。 
- 灾后管理: 寒潮过后,及时清理受损枝叶,对受灾作物进行适当修剪和施肥,促进恢复。 注意防止因防冻措施导致的病害发生,加强通风和湿度控制。 
5. 其他注意事项:细节决定安全
- 关注弱势群体: 老人、儿童、慢性病患者等是寒潮的易感人群,需要给予额外的关注和照顾,帮助他们做好防寒保暖。 
- 户外作业安全: 通知高空、水上等户外作业人员停止作业或采取严格的安全防护措施。 
- 消防安全: 冬季用火用电量增加,同时气候干燥,是火灾高发季节,需特别注意消防安全。 
- 留意最新信息: 密切关注气象部门发布的最新寒潮预警信息和相关媒体报道,及时调整防御措施。 
寒潮的潜在影响:不容忽视的“连锁反应”
寒潮的影响不仅限于低温和大风,还可能引发一系列“连锁反应”:
- 健康影响: 除了感冒、流感,寒潮还可能诱发或加重心脑血管疾病(如脑卒中、心脏病发作)、呼吸系统疾病、关节疼痛等。 
- 交通中断: 雨雪、冰冻可能导致道路封闭、航班延误、铁路运行受阻等,影响交通运输效率。 
- 能源供应: 居民取暖需求激增,可能导致电力、天然气等能源供应紧张。 
- 农业损失: 作物和牲畜可能遭受冻害,影响农产品供应和农民收入。 
- 基础设施损坏: 水管、供电设备等基础设施可能因低温或大风而损坏。 
因此,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和个人都需要提前做好预案,共同应对寒潮带来的挑战。
问答环节:关于寒潮的小知识
Q1:寒潮预警等级越高,意味着降温越厉害吗?
是的,寒潮预警等级(蓝色、黄色、橙色、红色)是根据降温幅度、最低气温和风力等因素综合判定的,等级越高通常意味着寒潮强度越强,带来的降温和影响也越严重。
Q2:为什么寒潮来了要特别注意防风?
大风会带走身体表面的热量,使人体感觉到的温度远低于实际气温,这就是“风寒效应”。 因此,寒潮期间防风与防寒同等重要。
Q3:水管冻住了用热水烫可以吗?
不行!用开水直接浇烫冻住的水管或水表,可能导致其因温度骤变而破裂。 应该使用温水慢慢浇淋的方式进行解冻。
总结:未雨绸缪,温暖过冬
天津发布寒潮预警是气象部门对潜在风险发出的信号,提醒我们必须引起重视。寒潮不仅仅是温度的下降,更是对我们防寒抗冻能力的考验。通过提前了解寒潮预警的含义,掌握全面的防御指南,从个人穿衣到居家防护,从安全出行到农业生产,做好每一个环节的准备,我们就能最大限度地减少寒潮带来的不利影响,确保自己和家人的温暖与安全。在这个冬天,让我们一起未雨绸缪,从容应对,温暖过冬。
参考来源
- 中国政府网. 寒潮预警信号及防御. 
- 农传媒. 寒流來襲不再「剉咧等」,各類作物防寒應對指南. 
- 开江县人民政府. 冬季旅游安全小常识. 
- 中国气象局. 秋冬季节防感冒,可以试试这六招. 
- 本站原创. 自来水管防冻方法有哪些?五大妙招巧防冻. 
- 新浪新闻. 低温持续,这三个水管防冻小妙招你需要掌握! 
- 资阳区人民政府. 冬季流感来势汹汹,中医教你科学预防. 
-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 面对寒潮天气,作物如何抗寒减损?省农科院专家为您支招. 
- 平阳县人民政府. 冬季水管防冻措施. 
- 农业知识入口网. 寒流來襲,臺南區農業改良場籲請農友加強作物防寒害措施. 
- 上海本地宝. 冬季防寒保暖小常识旅行防寒攻略. 
- 北京市天仁和电器厂. 冬天保暖四大类小常识. 
- 湖南频道. 你家水管“冻”过吗?这份防冻小妙招赶紧收藏! 
- 农业知识入口网. 開春第一波低溫警戒,請農友們加強作物防寒措施. 
- 天山网. 冬季安全生活小常识|冬季保暖,避免这些“雷区”. 
- 农业知识入口网. 寒流來襲,農糧署提供作物防寒害要領. 
- 绩溪县人民政府. 冬季怎样预防感冒? 
- 天津市气象局. 预警信号 (包含天津市气象台发布寒潮蓝色预警信号). 
- 新华网天津. 应对降雪寒潮天气天津连发三预警. 
- 搜狐新闻. 天津发布寒潮蓝色预警信号最低气温下降8℃以上. 
- 北京市气象局. 冬季保暖小常识. 
- 新华网. 天津连发寒潮及脑卒中气象风险预警. 
- 北京市平谷区医院. 冬季预防感冒的生活小常识. 
- 中国气象科普网. 寒潮预警信号及防御指南. 
- 国家应急广播. 天津市西青区发布寒潮蓝色预警. 
- 龙华政府在线. 寒潮防御指南. 
- 气象科普. 冬季感冒高发预防有方. 
- 澎湃新闻. 跌破0℃!这些水管防冻保暖小妙招快收藏! 
- 央视新闻. 官方指南来了!寒潮天气下这样防护更科学. 
- 国家疾控局. 国家疾控局发布指南提醒公众做好寒潮健康防护. 
- 国防动员知识. 中国的自然灾害预警等级是怎样划分的. 
- 天津支部生活网. 寒潮最高等级橙色预警!天津最高气温降至零下! 
- 新华网. 天津:大风降温来袭有关部门提示做好防范. 
- 南开大学. 北方网:天津首发脑卒中气象风险预警. 
- 天津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环境健康服务平台——低温寒潮健康预警正式上线啦! 
【最后审核时间:2022-10-16 18:10:18】
【文章问题反馈报告电话/客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