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排行榜
北京限行第一次免罚_新手必知的限行处罚规则详解
2022-08-15上海国5车上沪牌最新规定_2025年沪牌政策解读与办理指南
2022-09-01汽车限行城市规定_2025最新限行政策全面解析
2022-09-03央视怒批电动车新国标_媒体热议新规背后的民生考量
2022-09-19沪牌还值钱吗_2025年上海车牌价值深度解析
2022-08-31电动自行车电池怎么选_告别选择困难症的选购全指南
2022-09-20
在汽车的世界里,当我们谈论一辆车的“range”,通常指的就是它的“续航里程”,也就是汽车在一次加满油或充满电后,能够行驶的最大距离。简单来说,它就像是汽车的“体力值”,告诉你这辆车能跑多远才需要补充能量。
汽车的续航里程是消费者在购车时非常关注的一个核心指标,它直接关系到日常使用的便利性和长途出行的信心。无论是传统的燃油车,还是当下热门的新能源电动汽车,续航里程都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了解续航里程的含义及其影响因素,能帮助我们更好地规划出行,甚至做出更明智的购车选择。
什么是汽车续航里程?
汽车续航里程,英文通常表示为“Range”,顾指一辆汽车从能量补给完毕(油箱加满或电池充满)到能量耗尽(燃油耗尽或电量用完)所能行驶的最大距离。这个数字对于不同类型的汽车有着不同的衡量标准和实际意义。
燃油车续航里程: 对于燃油车而言,续航里程通常是根据油箱容量和车辆的百公里油耗来估算的。例如,一辆汽车油箱容积为50升,平均百公里油耗为7升,那么它的理论续航里程大约就是 (50 ÷ 7) × 100 ≈ 714公里。当然,这只是一个理论值,实际情况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电动汽车续航里程: 电动汽车的续航里程则取决于电池组的容量和车辆的能耗效率。电池容量通常以千瓦时(kWh)表示,能耗效率则以每百公里消耗的电量(kWh/100km)来衡量。例如,一辆电动汽车电池容量为60kWh,百公里电耗为15kWh,那么其理论续航里程大约就是 (60 ÷ 15) × 100 = 400公里。
值得一提的是,电动汽车的续航里程还会根据不同的测试标准有所差异,例如中国市场的CLTC(中国轻型汽车行驶工况)、欧洲的WLTP(全球统一轻型车辆测试循环)以及早期使用的NEDC(新欧洲行驶循环)等。这些标准模拟了不同的驾驶条件,因此同一个电动车在不同标准下的续航里程数值会有所不同。目前,CLTC标准在中国的参考性更强,它更贴近中国用户的实际驾驶习惯和路况。
影响汽车续航里程的“幕后推手”
汽车的续航里程并非一成不变的“铁板一块”,它会受到诸多内外因素的共同作用,就像我们跑步的耐力会受到身体状况、天气、路况等影响一样。理解这些影响因素,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掌握爱车的“脾气”。
驾驶习惯: 这是影响续航里程最直接、最显著的因素之一。
急加速、急刹车: 就像一个人突然冲刺又突然急停,会消耗更多能量。频繁的急加速和急刹车会导致燃油车油耗升高,电动车电量消耗加快。根据一些研究,激进的驾驶方式可能让续航里程减少10%甚至更多。
车速: 经济车速通常能实现最佳续航。过低的车速(如城市拥堵)会增加怠速或低速行驶的能耗,而过高的车速(如高速公路狂奔)则会显著增加风阻,导致能耗激增。有数据表明,当车速超过100公里/小时后,每提升10公里/小时,续航里程可能会下降5%-10%。
预判性驾驶: 提前预判路况,减少不必要的加速和刹车,利用惯性滑行,能有效节省能量。这就像老司机常说的“眼观六路耳听八方”,提前“收油”滑行,而不是等到了跟前才一脚刹车。
路况与环境:
拥堵路段: 频繁的启停、低速行驶,不仅耗费时间,也极大增加了能量消耗。燃油车在拥堵时油耗会明显上升,电动车虽然有能量回收,但在频繁低速行驶下,电耗也相对较高。
坡道: 爬坡需要克服重力,无论是燃油车还是电动车,能耗都会显著增加。下坡时,电动车可以通过动能回收系统将一部分能量转化回电池,相当于“回血”,燃油车则相对较少。
温度: 温度对电动汽车的影响尤为突出。在寒冷冬季,电池活性会下降,充电速度变慢,放电效率降低,同时还需要额外电量用于电池加热和车内取暖,这都会导致续航里程明显缩水,有时甚至会“打八折”甚至更低。燃油车虽然受温度影响较小,但在极寒天气下,发动机预热和空调使用也会增加油耗。
风向: 逆风行驶会增加车辆的风阻,从而增加能量消耗。
车辆负载:
载重: 车辆承载的重量越大,发动机或电机需要克服的阻力就越大,能耗自然随之增加。这就好比你背着10斤米和背着1斤米跑步,消耗的体力肯定不一样。
胎压: 保持正确的胎压非常重要。胎压过低会增加轮胎与地面的摩擦阻力,导致油耗或电耗上升;胎压过高虽然阻力小,但会影响乘坐舒适性和轮胎抓地力。
车载电器使用:
空调: 空调系统是车内最大的“用电大户”,尤其是在夏季制冷和冬季制热时。开启空调会显著增加电动汽车的电量消耗,对于燃油车也会增加发动机负荷,从而增加油耗。
其他电器: 车载音响、座椅加热、方向盘加热、行车记录仪、充电设备等,虽然单个功耗不大,但长时间使用或多个设备同时使用也会“积少成多”,对续航里程产生累计影响。
妙招助你“跑得更远”:续航里程优化秘籍
既然了解了影响续航里程的因素,我们就可以“对症下药”,通过一些简单实用的方法来优化爱车的续航能力,让它“跑得更久、更远”。
“佛系”驾驶,平稳为主:
轻踩油门/电门: 避免猛踩油门或电门,以平稳的速度起步和加速。这不仅能节省能量,还能提升乘坐舒适性。
提前预判,少急刹: 提前观察前方路况,如遇红灯或堵车,可以提前松开油门/电门,利用车辆惯性滑行,让速度自然降下来,减少刹车次数。电动车还能利用动能回收为电池“充电”。
保持经济车速: 找到车辆的最佳经济车速,通常在60-90公里/小时之间。高速行驶时,尽量保持匀速,避免频繁加速减速。
定期保养,保持“最佳状态”:
检查胎压: 每月至少检查一次胎压,确保其符合车辆制造商推荐的数值。正确的胎压能有效降低滚动阻力,节省能量。
定期维护: 燃油车定期更换机油、空气滤清器、火花塞等,保持发动机良好运行状态。电动车定期检查电池包、电机和电控系统,确保其高效运转。
减轻负重: 定期清理后备箱,移除不必要的重物。别小看那几十公斤的杂物,长期积累下来,也会悄悄“偷走”你的续航。
合理使用车载电器:
空调巧用: 夏季停车时尽量选择阴凉处,减少车内升温;冬季可利用远程启动功能,提前开启空调预热,利用充电桩的电量为车辆预热,减少行驶中电池的负担。在车内温度适宜后,可适当调高空调温度或调低风量,甚至关闭空调,只开启鼓风机。
其他电器按需使用: 非必要时,尽量减少大功率电器的使用。
规划路线,避开“雷区”:
避开拥堵: 利用导航软件查看实时路况,尽量选择畅通的路线,避开高峰期和易堵路段,减少在拥堵中频繁启停的能耗。
选择平坦路线: 如果条件允许,选择起伏较小的平坦路线,减少爬坡带来的额外能耗。
常见问题解答 (FAQ)
Q1:为什么我的电动汽车冬天续航里程会下降很多?A1:冬季气温低会导致电动汽车的锂离子电池活性下降,从而影响其放电效率和可用容量。同时,为了维持电池的最佳工作温度以及为座舱提供暖气,车辆会消耗额外的电量进行加热,这些都会导致冬季续航里程明显缩水。
Q2:车载显示屏上的续航里程准吗?A2:车载显示屏上的续航里程是一个估算值,它通常基于最近一段时间的平均能耗、剩余油量或电量计算得出。这个数值会实时变化,受到驾驶习惯、路况、温度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因此只能作为参考,实际续航里程可能会有所偏差。
Q3:燃油车和电动汽车的续航里程,哪个更“实在”?A3:从理论上讲,燃油车的续航里程更容易达到或接近标称值,因为油箱容量和发动机燃油效率相对稳定。而电动汽车的续航里程受环境温度、驾驶习惯、空调使用等因素影响较大,实际使用中可能与标称值存在较大差距。但随着电池技术和能量管理系统的进步,电动汽车的实际续航里程表现正变得越来越好。
Q4:长时间不使用的车辆,续航里程会受影响吗?A4:会的。燃油车长时间停放可能导致燃油变质、电池亏电等问题,影响车辆性能和启动。电动汽车长时间停放,如果电池电量过低或过高,都可能对其寿命和性能造成损害,进而影响续航里程。建议长时间停放时保持适当的电量(如30%-80%),并定期启动或充电。
结语
汽车的“range”——续航里程,是衡量一辆汽车实用性的重要指标。它并非一个简单的数字,而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下的结果。无论是燃油车的“油箱续航”还是电动汽车的“电池续航”,我们都可以通过科学的驾驶习惯、合理的保养维护以及对车载电器的精明使用,来最大化它的潜能。掌握这些知识,不仅能让你的出行更从容,也能为地球多节省一份能量,真正做到“既要跑得远,又要跑得省”。
引用来源: 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CLTC工况测试体系." 国家新能源汽车技术创新中心. "电动汽车冬季续航衰减技术解析."
【今日审核编辑:册册睿】【最后审核时间:2022-11-14 19:11:08】
【文章问题反馈报告电话/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