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开车指南 正文内容

临港落户政策2022(临港落户政策2022重点单位)

册册睿 开车指南 2022-10-31 07:10:29 485 0

临港落户政策2022重点单位

 优点

可享受上海市失业保险,可享受上海市住房公积金。

可享受上海市养老保险,上海的养老水平全国之首。

可享受正规的医疗保险,上海的医疗水平全国居首。

缺点

人才引进落户的要求比较高。

缺点:对工作和在境外就读的学校比较严格。

缺点:落户周期太长

临港落户政策2022必须要居住证吗

1、孩子上学更方便

非沪籍孩子上学需要办理居住证,如果想要在上海参加中高考,还要父母一方居住证积分达标, 并且入学顺位还是比较靠后的,会面临统筹,但是如果有上海户籍,在孩子上学上会省心很多。

2、可以立刻买房

非沪籍买房需要交纳五年社保才可以买房,但是如果是上海户籍,就可以立刻买房,不需要在等五年。

3、可以拍沪牌

如果想要在上海买车,上海车牌拍卖,本市户籍可以拍,外地人想拍要有上海市居住证明且自申请之日前已在本市连续缴纳满3年社会保险或个人所得税。

临港落户政策2022 研究生

具体步骤如下:

流程:

1.用人单位的申请人登录“上海临港人才自由港”,下载并填写《自贸区临港新片区持有〈上海市居住证〉人员申办本市常住户口推荐函》等申报材料,由用人单位报给临港新片区人才服务中心受理窗口

2.人才工作部门审核申请人的推荐函等申报材料,明确申请人可享受相应政策的申报资格,并定期报上海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登记备案

3.用人单位持《自贸区临港新片区持有〈上海市居住证〉人员申办本市常住户口推荐函》,按现行《持有〈上海市居住证〉人员申办本市常住户口办法》相关规定进行申报。

临港落户政策2020

上海临港新区落户条件

上海临港新城3年落户主要是针对重点产业核心人才。

必须是要符合新片区重点产业布局、经新片区推荐的用人单位的核心人オ,居转户年限由7年缩短为3年。(其中在新片区工作时间不低于2年,并且保证落户后在该区工作2年以上)

临港落户政策2022条件

3年快速落户临港,公司条件:

(一) 居转户年限由7年缩短为5年

用人单位应符合新片区产业发展导向,且工商注册地、生产经营地和税收户管地均在新片区,或新片区经济社会发展紧缺急需或为新片区经济社会发展做出突出贡献的其他机构。

关键是公司的注册地、经营地、税管地都要在临港,而且要符合临港的产业导向。

相关阅读:最新2021年上海居转户条件!错过再等7年!

3年快速落户临港:临港新片区的范围

临港新片区包含浦东板块和奉贤板块,目前临港管委会经济管理范围386平方公里,并不包括奉贤板块。

具体范围是:北至大治河,西至G1503高速公路—瓦洪公路—两港大道接中港,东、南至规划海岸线围合区域,浦东机场南侧区域,小洋山岛区域。

也就是说目前能享受落户优惠政策的暂时只是在上面划定的地理范围之内注册、实际经营、交税的公司。

上海临港落户范围

3年快速落户临港,个人条件:

(一)在新片区用人单位工作的各类人才,居转户年限由 7年缩短为 5 年(其中新片区工作时间不低于 3 年)。

简单说就是在临港的社保交满三年。

结合去年底出台的临港3年一倍社保就可以免除中级职称要求的政策,外区两年一倍社保,外加临港的三年一倍社保,就可以妥妥的落户上海了。

临港落户政策2021的本科要全日制嘛

一、实施产业人才聚集工程

1.设立2 亿元产业人才发展资金,支持先进材料、智能装备、现代物流(铁路)、口岸服务、加工贸易、跨境贸易等我区重点产业引进高精尖缺产业人才或顶尖团队,促进各类人才在重点产业领域创新创业。

2.力争引进一个团队、催生一个高新企业、带动一个新兴产业,带能引领我区重点产业发展、具有明显的市场竞争优势或能够填补国际国内市场空白,且能产生显著的经济社会效益重大产业化项目或研发机构项目来我区创业的,经评审认定,给予1000—5000 万元综合资助,特别优秀的可给予不高于8000 万元的综合资助。符合市级顶尖人才(团队)创新创业综合资助政策的,同时推荐申报享受市级相关政策。

3.着眼全域国际化,紧扣产业发展方向,加快引进产业急需紧缺的各类人才。对重大产业化项目一并协议引进的各类高层次人才、急需紧缺人才,给予最高100 万元资金资助;对在我区工作满1 年的产业精英人才,给予最高15 万元资金资助。符合市级人才引进政策的,同时推荐申报享受市级相关政策。

4.建立企业引才奖励制度,设立“引才伯乐奖”,鼓励高校、人力资源机构等社会力量推荐人才,对成功引进或推荐引进各类高层次人才、紧缺人才的,给予最高10 万元引才奖励; 对挂牌“成都市青白江区人才引进工作站”的机构,给予最高5 万元奖励。符合市级企业引才奖励制度的,同时推荐申报享受市级相关政策。

5.争取建立中国科协(成都)海外人才离岸创新创业分基地(工作站),对进入分基地(工作站)的海外高层次人才,在申报我区各类人才政策时不受每年在区工作时间限制。

二、实施重点人才培育工程

6.鼓励各类人才(不含机关事业单位在编人员)提升学历,对在职攻读并新取得硕士、博士学位或相应学历的,分别按学费的 30%(不超过1.5 万元)、 50%(不超过5 万元)给予一次性补贴。

7.支持各类人才(不含机关事业单位在编人员)自主研修,对参加 7 天(含)以上(不含往返路途时间)高校、科研机构等高端学术机构组织的进修、学术研讨等活动的,举办地在国(境)外的补贴 0.5 万元,举办地在省外的补贴 0.3 万元。每人每年可申领1 次补贴。

8.鼓励各类人才提高职称、技能,对新取得高级、中级、初级国家职业资格证书(或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推荐申报享受市级技能等级提升补贴。

9. 加快各领域紧缺人才培育,至2020年,培育20名创新型企业家、2000 名产业人才、500 名现代都市农业人才、2000 名技能工匠、400 名名师(名校长)、 300 名骨干医师、200 名社会工作专业人才、20 名文化领军人才。

10.鼓励人才施展才华、贡献力量,从在区工作5 年(含) 以上的创新型企业家、产业人才等各类优秀人才中,每年选拔一批有突出贡献的“青白江优秀人才”,按其贡献,给予最10 万元奖励。

11.举办“青白江创业之星”大赛,遴选优秀创业项目重点扶持,对获得大赛奖项的给予最高5 万元创业资助,并提供创业导师、创业咨询等创业孵化服务。

12.打造“青白江技能大赛”品牌,带动企事业开展岗 位练兵、技术比武和技能交流推广等活动,对在区级及以上技能 大赛中获奖的,给予最高 5 万元奖励。

13.对新建区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首席技师工作室 (技能大师工作室), 分别给予10 万元、5 万元一次性奖励。对获评市级及以上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首席技师工作室(技能大 师工作室)的,按所获市级及以上奖励资金的50%、最高不超过20 万元给予一次性配套奖励。

三、实施民生人才提升工程

14.鼓励社会精英人才以市场化聘用方式到自贸试验区建设等重点领域的机关事业单位专业岗位工作。对引进到专业岗位长期工作的,给予15—30 万元年薪,特别优秀的可“一事一议”。鼓励区级部门、事业单位组建智库团队,对引进提供高端智力咨询(服务)的专家或团队,每年给予专家最高15 万元的咨询费,每年给予团队最高80 万元的咨询、合作等综合费用。

15.我区机关事业单位新引进的全日制博士研究生,在5 年内每人每月给予 3000 元“人才津贴”;新引进的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在3 年内每人每月给予1500 元“人才津贴”。

16.我区公办学校(幼儿园)在岗的省特级教师,每人每月给予 2500 元“人才津贴”,新引进的另给予 30 万元“安居补贴”;省学术(技术)带头人、市特级教师(校长),5 年内每人每月给予 2000 元“人才津贴”,新引进的另给予 20 万元“安居补贴”;取得中(高)级职称两年以上、曾获市(地、州)级 及以上表彰且个人专项赛课获得市(地、州)级及以上奖项的骨干教师,以及市学术(技术)带头人,5 年内每人每月给予1500 元“人才津贴”,新引进的另给予10 万元“安居补贴”。

17.我区公立医疗卫生单位在岗的正高级职称专业技术人才、省学术(技术)带头人,5 年内每人每月给予 3000 元“人才津贴”,新引进的另给予40 万元“安居补贴”;副高级职称专业技术人才、市(地、州)学术(技术)带头人,5 年内每人每月给予 1500 元“人才津贴”,新引进的另给予20万元“安居补贴”。

18.鼓励高校优秀在读研究生来我区机关事业单位实习锻炼,分别为博士研究生、硕士研究生提供每月2000 元、1500元生活补贴。

19.加快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配备,对在我区村(社区)、社会组织、社会工作有关企业中全职从事社会工作,且具有社工领域专科及以上学历或专业技术职称的人才,经考核后,每月给予200—1200 元“人才津贴”。

四、实施人才安居工程

20.符合成都市人才安居工程政策的人才,可按成都市规定的租金、面积标准申请租住 60 ㎡—120 ㎡人才公寓、租期5 年,满5 年后可申请按入住时市场价格购买。我区根据人才层次及其贡献,配套给予一定的租金补贴、购房补贴。

新落户我区的全日制大学本科毕业生或符合《青白江急需紧 缺产业人才目录》的紧缺人才,1年内按每人每月500元标准提供安居补贴。

凡享受区级人才安居政策的,不重复享受市级人才安居工程政策。同时符合市级、区级政策的,择一政策享受。

22.凡属成都先进材料产业园、成都国际铁路港临港服务业集聚区的重点企业、重大项目,根据其贡献,可按市场租金的一定比例租用产业园区配套住房,提供给本单位产业高技能人才租住。

23.建设青年人才驿站,为外地本科及以上学历的应届毕业生来区应聘,在7天内提供免费住所。

24.具有普通全日制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的青年人才,凭毕业证来区可申请办理落户手续。在我区同一用人单位工作2年及以上的技能人才,可凭单位推荐、部门认定办理落户手续。

五、实施人才暖心工程

25.推行人才服务卡制度,实施人才服务“一卡通”,对持卡人分层分类提供住房、落户、配偶就业、子女入园入学、医疗、出入境和停居留便利等各类政务服务、创新创业服务和生活服务。

26.在产业园区、区政务中心等设立青白江人才服务 窗口,受理人才认定申请、人才服务申请等事项。建立人才服务专员制度,对重点人才(团队)项目,提供“一对一”人才专员服务。

27.开展“感知青白江”“ 暖心人才”等各类活动,在公交站、广场等地布点投放广告、画报,在户外 LED 屏播放城市形象宣传片,广泛宣传城市人才形象,大力营造“让蓉漂成为时代风尚”的社会氛围。

28.建设人才示范性荣誉阵地,依托产业园区等人才汇聚地,打造人才公园、人才星光驿站等,让人才更有荣誉感、归属感。

29.每年发布《青白江急需紧缺产业人才目录》,提出全区重点产业领域急需紧缺岗位的人才需求。

30.建立党员领导干部联系专家人才机制,通过交流、慰问等形式,加强与专家人才的直接联系,充分支持、服务专家人才开展创新创业。

临港落户政策2022一倍

天津临港工业区的人可以迁户口去其他区域吗?

答案是肯定可以的。天津市的临港工业区在天津市的覆盖范围之内,只要是天津市区域都可以迁进迁出的。但前题是你要有地方落户口。也六是说你要买房子啦。在哪个区买房子就可以去哪个区迁户口了。

临港落户政策2022 211院校

上海交通大学与上海海事大学没有合并,“985高校”和上海地方高校合作共建是上海市政府推动上海高校改革的一项创举。

7月24日上午,上海海事大学与上海交通大学共建协议签约仪式在上海海事大学临港校区举行。上海交通大学和上海海事大学在船舶、航运、海洋等方面各具特色,两校在合作中以此为切入点,为上海地方经济发展和国家海洋强国战略提供更为有力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

上海临港落户政策2022

不可以的。必须是人才引进。

留学生、人才引进、居转户办理落户需要在上海一网通系统中提交材料,材料审核通过初步预审,进入调档环节可由经办人在自主系统上办理调档函,本人或委托他人办理,在进行档案转递时需要通过机要的通道转递到调档函上的上海某地区的人才中心,上海不接收来自个人手中的档案。

欢迎 发表评论:

文章目录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