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开车指南 正文内容

十大不建议购买的电动车_这些品牌和型号要避开

册册睿 开车指南 2022-09-18 14:09:28 1489 0

十大不建议购买的电动车包括不明来源的二手电动车、不知名品牌的老头乐电动汽车、拼装电动车等,具体原因如下:

  1. 不明来源的二手电动车:这类电动车可能存在诸多隐患,如电池寿命缩短、零部件磨损严重、曾发生过事故等,且无法享受厂家的售后服务,后期维修成本可能较高。

  2. 不知名品牌的老头乐电动汽车:老头乐电动汽车本身就存在诸多安全隐患,如车速过快、刹车性能差、车身结构不稳定等。不知名品牌的老头乐电动汽车更是如此,这些车辆的生产厂家可能没有严格的质量控制体系,车辆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无法得到保证。

  3. 拼装电动车:拼装电动车的零部件往往来自不同的厂家,质量参差不齐,兼容性和稳定性较差,容易出现故障,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

  4. 无资质小厂家生产的电动车:这些厂家可能没有获得相关的生产资质和认证,生产工艺和质量标准不规范,产品质量无法得到保障。

  5. 电池质量差的电动车:电池是电动车的核心部件,直接影响车辆的续航里程和使用寿命。一些电动车品牌为了降低成本,采用质量较差的电池,这些电池可能存在容量虚标、充放电次数有限、容易起火爆炸等问题。

  6. 售后服务差的电动车品牌:购买电动车时,售后服务是一个重要的考虑因素。如果一个品牌的售后服务不好,消费者在使用过程中遇到问题时可能无法得到及时有效的解决,这会给消费者带来很大的困扰。

  7. 价格过低的电动车:俗话说“一分钱一分货”,价格过低的电动车往往在质量、性能和安全性方面存在问题。消费者在购买电动车时,不要只看价格,还要综合考虑车辆的质量、性能、售后服务等因素。

  8. 不符合新国标的电动车:新国标对电动车的最高车速、整车质量、电池电压等方面都做出了明确的规定。不符合新国标的电动车无法上牌,不能在道路上行驶,否则将面临罚款、扣车等处罚。

  9. 外观设计过于独特的电动车:外观设计过于独特的电动车可能会吸引一些消费者的眼球,但这些车辆的实用性和舒适性可能较差。消费者在购买电动车时,要根据自己的实际需求和使用场景选择合适的车型。

  10. 口碑差的电动车品牌:消费者在购买电动车前,可以通过互联网、朋友推荐等方式了解不同品牌的口碑和用户评价。如果一个品牌的口碑很差,消费者在购买时就要谨慎考虑。

电动车,这玩意儿,怎么说呢?爱之深,责之切。尤其是在国内这个“卷”出天际的市场里,各种新品牌、新技术层出不穷,让人眼花缭乱。但俗话说得好,“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也不是没有。所以,如果你正打算入坑电动车,有些车型和品牌,奉劝你还是多留个心眼,甚至直接避开为妙。记住,别只看宣传,多看看“里子”,以及那些不为人知的“糟心事儿”。

十大不建议购买的电动车_这些品牌和型号要避开 第1张

以下是一些需要注意的方面,以及背后可能涉及的品牌和车型,希望能给你提个醒:

1. 续航“骨折”型:宣传的数字看看就好,别当真。

这年头,电动车的续航里程就跟某些人的承诺一样,听听就行,较真你就输了。尤其是在冬天或者开了空调、跑高速的情况下,那个续航掉得,简直像坐上了滑梯。有的车主甚至反映,标称500公里的车,实际只能跑350公里,甚至更少,直接“打对折”。

这里就涉及到一些普遍存在的问题:

  • 测试标准与实际使用脱节: 厂商宣传的续航通常是基于特定的测试标准(比如CLTC),这个标准往往是在非常理想的环境下测得的,和我们日常开车的路况、习惯、环境温度都有很大差异。

  • 电池衰减: 电池的性能会随着时间和使用里程而衰减,尤其是快充使用频繁的情况下。 有报告显示,一些车型使用几年后电池健康度会下降不少,直接影响续航。 甚至有增程车型出现电池衰减比纯电动车更严重的情况。

  • 虚假宣传: 有些品牌在宣传上会夸大续航能力,导致消费者购车后发现实际情况与宣传不符,引发大量投诉。

虽然不方便点名具体某个时间段所有“骨折”最严重的车型,但可以明确的是,那些在新技术应用初期,或者一味追求账面数据而忽略实际表现的品牌,更容易出现续航虚标的问题。在购车前,务必多看看车主在真实环境下的续航反馈,尤其是在冬季等极端条件下的表现。

2. “说走就走”的售后:不是说你随时能走,而是售后可能随时“走”。

买电动车不像买个大件家电,用几年换了就完事。它需要持续的维护和保养,尤其是三电系统出了问题,一般的维修店搞不定。如果一个品牌售后服务网络不完善,或者出现经营问题甚至倒闭,那你的车出了状况可能就真的“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了。

  • 售后网点少: 有些新品牌或者小众品牌,在大城市可能还好,但在二三线甚至更小的城市,售后网点寥寥无几,维修保养非常不便。

  • 配件供应难: 车辆一旦停产或者品牌倒闭,零部件的供应就成了大问题。 想换个电池、电机,可能比登天还难,或者价格高得离谱。

  • 承诺成空头支票: 很多品牌会给出诱人的质保政策,比如三电系统终身质保。但如果品牌没了,这个承诺也就成了废纸一张。

虽然很多“新势力”品牌在售后服务模式上进行了一些创新,但传统4S店模式的成熟度依然有其优势。 对于一些风险较高的品牌,他们的售后是否能长期持续,是个需要认真考虑的问题。根据一些报道,已经有倒闭的新能源车企涉及超16万存量车主面临维修难的问题。 购买前,务必考察品牌的长期稳定性和售后网络的覆盖情况。

3. 安全隐患频发:不是耸人听闻,而是确有发生。

电动车的安全问题一直备受关注,尤其是电池起火。虽然整体来看电动车起火的概率并不一定高于燃油车,但一旦发生,后果往往比较严重。 除了电池本身的问题,软件故障、制动失灵等也都是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

  • 电池安全: 这是电动车安全的核心。电池包在受到外力撞击、刺穿,或者内部短路等情况下,都有可能引发热失控,导致起火。 历史统计数据显示,不少起火事故发生在充电过程中或充电后短时间内。

  • 软件与系统故障: 随着电动车智能化程度越来越高,软件故障也成为了一个潜在的问题点。车机黑屏、死机、辅助驾驶系统失灵等都可能影响行车安全。

  • 制动失灵: 虽然不是普遍现象,但也有部分车型被曝出过制动失灵的投诉,这无疑是致命的隐患。

近年来,监管部门和车企都在努力提升电动车的安全性能,例如通过OTA升级来解决一些软件问题,或者对存在风险的车辆进行召回。 然而,一些在设计或品控上存在缺陷的早期车型,或者部分技术不成熟的新品牌,在这方面的表现可能会让人担忧。购车时,可以查阅相关车型的召回记录,了解其是否存在普遍的安全问题。

4. “丐版”的尴尬:低价诱惑下的配置陷阱。

为了降低门槛,不少品牌会推出一些价格极具吸引力的入门级车型,也就是俗称的“丐版”。然而,这些车型往往在配置上“阉割”严重,很多看似标配的功能都需要额外花钱选装,甚至有些基础配置也欠缺,实际使用体验大打折扣。

  • 核心配置缺失: 有些低价车型可能在电池容量、电机功率等方面有所妥协,导致续航短、动力弱,无法满足日常需求。

  • 智能化配置简陋: 电动车的一大卖点是智能化,但“丐版”车型可能连基础的车机系统都不好用,更别提高级辅助驾驶功能了。

  • 后期升级成本高: 如果后期想弥补配置不足,往往需要付出更高的成本进行选装或改装,得不偿失。

当然,不是说所有低价车型都不能买,但要明确自己的需求,不要被低价冲昏头脑。仔细对比配置表,了解清楚哪些是标配,哪些是选装,以及选装的价格和必要性。有时候,多花一点预算购买配置更完善的版本,长远来看可能更划算。

5. 保值率的“滑铁卢”:刚开出门就“骨折”。

新能源车的保值率一直是个老大难问题。相比燃油车,电动车在二手市场上的折价速度通常更快。 这背后的原因有很多,比如技术更新快、电池衰减、政策变化等等。 如果你打算开几年就换车,那么保值率低会让你损失不少。

  • 技术迭代快: 电动车技术发展日新月异,每年都有新款车型在续航、性能、智能化等方面有显著提升,这使得老款车型迅速贬值。

  • 电池问题: 电池的寿命和健康度是影响二手电动车价值的关键因素。 潜在的电池更换成本也会让二手车购买者望而却步。

  • 政策不确定性: 新能源车相关的补贴、牌照等政策可能发生变化,也会影响车辆的保值率。

虽然整体保值率偏低,但不同品牌和车型之间的差异也很大。一些市场认可度高、技术稳定、保有量大的品牌,其保值率相对会好一些。 如果你在意保值率,可以参考一些第三方的保值率排行榜,选择那些相对抗跌的车型。当然,从消费品的角度来看,汽车本身就是一种消耗品,理性看待保值率也很重要。

写在最后

说了这么多,并不是要劝退大家买电动车。相反,电动车是未来的趋势,它在用车成本、驾驶体验等方面都有燃油车无法比拟的优势。但正如硬币都有两面,享受便利的同时,也要正视其中存在的风险和问题。

购车前做好功课,多方比较,结合自己的实际需求和预算,选择那些在品牌口碑、技术成熟度、售后服务等方面表现更稳定的车型,才能在电动化的浪潮中,不至于被“拍在沙滩上”。毕竟,买车是件大事,谁也不想当那个“大冤种”,您说是不是?

【今日审核编辑:册册睿】
【最后审核时间:2022-09-18 14:09:28】
【文章问题反馈报告电话/客服:】

欢迎 发表评论:

文章目录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