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开车指南 正文内容

家用车怎么开省油(手动挡和自动挡分别指南)

册册睿 开车指南 2025-05-27 07:05:35 4 0

想省油?与其迷信偏方秘技,不如培养驾驶习惯、读懂你的车。手动自动,皆是如此:平顺、预判、温柔以待,这油钱啊,才能细水长流。

家用车怎么开省油(手动挡和自动挡分别指南) 第1张

油价起起伏伏,像坐过山车,钱包却只能体验自由落体。于是乎,“如何省油”成了咱工薪阶层车主永恒的课题。网上秘籍不少,什么“油箱盖上贴创可贴”、“后备箱放块磁铁”,玄学大于科学,听听就好。真想把油耗降下来,还得从科学的驾驶方式和车辆养护入手。别急,且听我慢慢道来,手动挡和自动挡,咱分开聊,力求让你成为朋友圈里那个“最会开车”的仔。

一、普适真经:无论手动自动,都需修炼的内功心法

有些省油的道理,是不分手动挡还是自动挡的,属于基本功。

  1. 温柔的起步与加速,避免“地板油”
    很多人开车,红灯变绿的一刹那,恨不得一脚油门弹射出去,体验那所谓的“推背感”。爽是爽了,油耗也跟着“推背”上去了。猛踩油门,发动机瞬间喷油量大增,燃烧往往不充分,不仅费油,还徒增积碳。
    正确的做法是:平缓起步,轻踩油门,让车辆平稳地加速。你可以想象脚下踩的不是油门,而是一个生鸡蛋,既要给力,又不能踩碎。这需要一点耐心,但油耗会给你惊喜。根据一些驾驶行为研究,急加速和急刹车能让油耗增加20%-40%之多。

  2. 预见性驾驶,减少不必要的刹车
    “望得远,才能行得稳”。开车时,视线要放远,提前预判前方路况。比如,看到前方的红灯,或者路口有行人,就应该提前松开油门,利用车辆的惯性滑行过去,而不是临到近前才一脚急刹。每一次急刹,都意味着你之前加速所消耗的燃油做了无用功。老司机常说“用油门控制车速,少用刹车”,就是这个道理。

  3. 保持经济时速,高速也别太“高速”
    每辆车都有自己的经济时速,通常在70-90公里/小时之间。在这个速度区间内行驶,发动机的效率较高,燃油经济性最好。高速公路上,很多人喜欢开快车,觉得风驰电掣才过瘾。但当车速超过100公里/小时,尤其是120公里/小时以上,风阻会急剧增大,发动机需要克服更大的阻力,油耗自然水涨船高。所以,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尽量以经济时速巡航,既省油又安全。

  4. 胎压是关键,不能忽视的“足下之功”
    正如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车轮就是汽车的“脚”。胎压过低,轮胎与地面的接触面积增大,摩擦力也随之增大,油耗自然上升。胎压过高也不行,会降低舒适性,增加爆胎风险。定期检查胎压,使其保持在厂家推荐的范围内至关重要。一般在车辆B柱或油箱盖内侧都有标注。别小看这零点几Bar的气压差,日积月累下来,油费也能差出一顿大餐。

  5. 给爱车减负,后备箱不是储藏室
    很多朋友习惯把后备箱当成移动储藏室,什么矿泉水、工具箱、孩子的玩具……一股脑全塞进去。殊不知,车辆每增加一份不必要的重量,发动机就要多出一份力去驱动它。有数据显示,汽车载重每增加100公斤,油耗大约会上升3%-5%。所以,定期清理后备箱,把那些用不上的东西请出去,给爱车减负,也是省油的好方法。

  6. 定期保养,让爱车保持“巅峰状态”
    空气滤清器、火花塞、机油等,这些部件的状态直接影响发动机的工况和燃油的燃烧效率。比如,空气滤清器堵塞,会导致进气不畅,混合气过浓,燃烧不充分,油耗增加;火花塞老化,点火能量不足,同样影响燃烧。按时保养,更换到期的零部件,让发动机始终处于最佳工作状态,不仅能延长车辆寿命,也能有效控制油耗。

  7. 合理规划路线,避开拥堵是王道
    在城市里开车,最怕的就是堵车。走走停停,频繁起步,油耗蹭蹭往上涨。出发前,利用导航软件规划好路线,尽量避开拥堵路段和高峰时段。哪怕多绕一点路,只要能保持匀速行驶,可能比在拥堵路段“龟速”前进更省油。

  8. 空调悠着点用,别让它成为“油老虎”
    空调这玩意儿,又爱又恨。夏天离不开它,但它确实是油耗大户。空调压缩机由发动机带动,开启空调会增加发动机负荷。当然,大热天不开空调也不现实。可以尝试以下方法:

    • 刚上车时,先开窗通风,散去车内热气,再开空调。

    • 温度设置不必过低,25-26摄氏度就挺舒服。

    • 堵车或低速行驶时,如果不是太热,可以考虑间歇性使用空调或者开窗通风。

  9. 长时间怠速?不如熄火等待
    很多人在等人或者临时停车时,习惯让发动机一直怠速运转。其实,发动机怠速超过1-2分钟,其消耗的燃油就比重新启动要多。而且,长时间怠速还会产生积碳。如果预计等待时间较长(比如超过3-5分钟),不妨熄火等待。当然,频繁启动对起动机和电瓶也有一定损耗,需要权衡。现在很多车辆配备了自动启停功能,也是为了解决这个问题。

二、手动挡的“人车合一”:在挡位间拿捏分寸

手动挡车型,因为能更直接地控制发动机转速和挡位,理论上比自动挡有更大的节油潜力。但前提是,你得会开。

  1. 合适的换挡时机是核心
    这几乎是手动挡省油最核心的一条。换挡太早,发动机转速过低,动力不足,车辆行驶无力,容易出现“拖挡”现象,不仅费油,还伤发动机。换挡太晚,发动机转速过高,噪音大,同样费油。
    那么,何时换挡最合适?这并没有一个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绝对标准,因为不同车型、不同发动机的特性不一样。一般来说,大部分家用车在2000-2500转/分左右升挡比较经济。但最好的办法是听发动机的声音,感受车辆的动力反馈。发动机在某个转速区间“嗓门”不大,但“力气”最足,这就是它的经济转速区间。多开多体会,找到自己爱车的“脾气”。

  2. 巧用油门,学会“预判油”
    在需要加速时,不必一脚油门到底,可以先深踩一点,待速度上来后,稍微回一点油门,利用车辆的惯性,你会发现车速并不会明显下降,但瞬时油耗却下来了。这需要对油门开度有精准的控制。

  3. 带挡滑行 vs 空挡滑行?新时代的选择
    这曾经是个颇有争议的话题。早年间化油器时代,空挡滑行确实能省点油。但现在的电喷车,逻辑已经变了。当你带挡滑行(松开油门,不踩离合,不摘挡)时,只要发动机转速高于某个特定值(比如1200-1500转/分,具体看车型设定),行车电脑(ECU)会判断驾驶员没有加速意图,从而停止向发动机喷油。此时,车辆是依靠惯性被车轮反拖着发动机转动,瞬时油耗几乎为零。
    而如果空挡滑行,发动机为了维持怠速运转,还是会持续喷油的。所以,对于现代电喷手动挡车,除非速度极低即将停车,否则带挡滑行通常更省油,也更安全(因为发动机仍有牵引力,发生紧急情况时能更快响应)。

  4. 避免低挡高速或高挡低速
    长时间用低挡位高速行驶,发动机转速居高不下,油耗可想而知。反之,用过高的挡位在低速行驶(即“拖挡”),发动机负荷过大,燃烧不充分,同样费油且容易产生积碳,对发动机的损害也很大。挡位要与车速匹配。

  5. “跳挡”操作需谨慎
    有些老司机喜欢“跳挡”,比如从2挡直接挂4挡。在某些特定情况下(比如发动机扭矩充沛,路况良好),熟练操作确实能减少换挡次数,理论上也能省一点点油。但对于新手,或者对车辆特性不熟悉的情况下,不建议轻易尝试,容易造成换挡顿挫或动力衔接不畅。

三、自动挡的“智慧”:与变速箱默契配合

别以为自动挡就是“一D到底”那么简单,虽然操作便捷,但想开得省油,也需要一些技巧,主要是学会与变速箱“沟通”。

  1. 轻柔对待油门,引导变速箱积极升挡
    自动变速箱的换挡逻辑,很大程度上是根据驾驶员的油门深度和车速来判断的。如果你总是大脚油门,变速箱会认为你需要强劲动力,从而延迟升挡时机,将发动机转速拉高。反之,轻踩油门,缓慢加速,变速箱会更“乐意”在较低的转速就升入高挡位,从而达到省油的目的。
    你可以尝试在车辆达到一定速度后,稍微松一下油门,变速箱可能会“心领神会”地升一挡,然后再轻柔地跟上油门保持车速。

  2. 善用“S挡”或“运动模式”,但别滥用
    S挡或运动模式,通常会拉高发动机换挡转速,提供更强的动力响应,超车时很给力。但日常行驶,这种模式显然更费油。所以,只在需要激情或者快速超车时短暂使用,平常还是老老实实用D挡吧。

  3. 手动模式(M挡或+/-挡)的妙用
    现在很多自动挡车型都配备了手动模式。在某些情况下,比如长下坡,可以利用手动模式强制降挡,利用发动机的牵阻作用来控制车速,减少刹车系统的负担,也更安全。在需要精确控制挡位以获得更平顺加速或更经济油耗时,也可以尝试手动模式。但这需要你对车辆的转速和挡位有一定理解。

  4. 红灯挂N挡还是D挡踩刹车?
    这又是个老生常谈的问题。短时间停车(比如半分钟以内),D挡+踩刹车完全没问题,变速箱内的液力变矩器允许这种滑动,油耗增加也微乎其微。如果等待时间较长(比如超过1分钟),挂N挡并拉手刹可以适当减少发动机负荷和变速箱的轻微磨损,理论上也能省一丁点油。但频繁在D挡和N挡之间切换,对变速箱的换挡机构也是一种考验。所以,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无需过于纠结。一些配备自动启停的车辆,在D挡踩停后发动机会自动熄火,此时无需再挂N挡。

  5. 了解你的变速箱类型(AT, CVT, DCT)
    不同的自动变速箱类型,其工作特性和节油侧重点也略有不同。

    • 传统AT(液力自动变速箱):技术成熟,平顺性较好。通过温柔的油门控制来引导其尽早升挡是关键。

    • CVT(无级变速箱):没有固定挡位,理论上能让发动机始终保持在最经济的转速区间。驾驶CVT车型,更要避免急加速,保持油门的平稳,才能充分发挥其节油优势。

    • DCT(双离合变速箱):换挡速度快,传动效率高,理论上比较省油。但低速蠕行时可能有些顿挫。同样需要柔和的油门来配合。


总而言之,省油这件事,七分靠习惯,三分靠保养。它不是一蹴而就的“绝招”,而是日积月累的“功夫”。当你把这些技巧内化为驾驶本能,不仅油耗会给你惊喜,你的驾驶过程也会变得更加从容和安全。毕竟,与油钱相比,安全驾驶才是最重要的。

希望这些絮絮叨叨,能对你有所启发。下次加油时,愿你的钱包不再“哭泣”。

部分信息参考来源:

  • 《汽车驾驶与维修》杂志关于节油技巧的相关文章

  • 博世(Bosch)汽车技术手册关于发动机管理和燃油喷射系统的说明

  • 美国环境保护署(EPA)关于驾驶习惯与燃油经济性的研究报告

  • 米其林、普利司通等轮胎制造商关于胎压与油耗关系的指南

【今日审核编辑:册册睿】
【最后审核时间:2025-05-27 07:05:35】
【文章问题反馈报告电话/客服:】

欢迎 发表评论:

文章目录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