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开车指南 正文内容

汽车充电为什么这么难_揭秘充电不便的三大关键原因

册册睿 开车指南 2022-10-28 15:10:05 198 0

电动汽车的普及是绿色出行的未来趋势,然而,许多车主和潜在买家都曾发出疑问:“汽车充电为什么这么难?” 这背后并非单一原因,而是基础设施、电池技术和运营标准等多重因素交织的复杂局面。简而言之,目前汽车充电的痛点主要体现在:公共充电桩数量仍显不足且分布不均,充电速度远不及燃油车加油般迅捷,以及不同充电标准和运营模式带来的不便和“充电焦虑”。

汽车充电为什么这么难_揭秘充电不便的三大关键原因 第1张

随着新能源汽车的蓬勃发展,越来越多的家庭选择拥抱电动出行。然而,从加油站的即插即用到充电桩前的漫长等待,电动汽车的“补能”体验与传统燃油车相比仍有不小的差距。这种不便,不仅是技术上的挑战,更是对用户耐心和出行规划的考验。要深入理解“充电难”的症结所在,我们需要从以下三个关键原因入手,层层剥开这其中的“洋葱”。

一、充电基础设施的“成长烦恼”:数量与分布的挑战

想象一下,当你驾驶燃油车需要加油时,几乎随处可见的加油站总能及时为你解围。然而,对于电动车主而言,寻找一个合适的充电桩,有时就像一场“寻宝游戏”。充电基础设施的不足和不合理分布,是导致充电不便的首要原因。

1. “粥多僧少”:充电桩数量仍待提升尽管中国充电基础设施总量已达到数百万台,但与日益庞大的新能源汽车保有量相比,充电桩的数量仍然显得“捉襟见肘”。根据相关数据,中国新能源汽车的“车桩比”在年初约为3:1,这意味着平均每3辆新能源车才共享1个充电桩,距离1:1的理想目标还有不小的差距。尤其是在节假日高峰期,高速公路服务区的充电桩前常常“排起长龙”,车主等上三四个小时才能轮到充电,旅游的心情也大打折扣,甚至因此引发争执,上演“抢桩大战”。这种“僧多粥少”的局面,无疑加剧了车主的充电焦虑。

2. “远水解不了近渴”:分布不均的痛点充电桩并非越多越好,关键在于其能否满足用户实际需求。目前充电桩的分布存在明显的不均衡: *   老旧小区“安桩难”: 对于许多居住在老旧小区的车主来说,安装私人充电桩面临重重阻碍,例如电力容量不足、物业协调困难、停车位紧张等。这使得他们高度依赖公共充电桩,但小区周边公共充电桩的匮乏又让他们陷入两难境地。 *   市中心“充电贵”: 在寸土寸金的城市中心区域,充电设施的选址和建设成本高昂,许多充电桩只能选择在地下商超等高成本空间建设,导致充电费用相对较高。 *   高速公路“平时闲、假日忙”: 高速公路服务区的充电桩,平时利用率不高,但在节假日又瞬间爆满,形成“冰火两重天”的局面,运营公司因盈利困难而不愿大规模增加投入,导致高峰期矛盾更加突出。

3. “掉链子”的充电桩:故障与维护问题除了数量和分布,现有充电桩的可靠性也常常让人“头大”。不少车主反映,辛辛苦苦找到的充电桩,结果发现是“坏的”、“不响应”或者“无法连接网络”,这无疑是雪上加霜。充电桩的运营方在维护和管理上仍有提升空间,确保设备能稳定运行是提升用户体验的关键。

二、电池技术与充电效率的“甜蜜负担”

电动汽车的心脏是电池,而电池的性能和充电技术直接决定了充电的便捷性。虽然电池技术日新月异,但与燃油车加油的效率相比,仍存在显著的瓶颈。

1. “龟速”与“快充”的抉择:充电时间是硬伤相较于燃油车几分钟即可加满油,电动汽车的充电时间仍然是横亘在用户面前的一道“坎”。 *   慢充: 通常使用交流电,适合在家或车辆长时间停放时充电,一般需要4到12小时才能充满,甚至有些车型需要超过40小时。这就像给手机充电一样,晚上插上,第二天早上才能满电。 *   快充: 使用大功率直流电,能在较短时间内为电池补充大量能量,一般30分钟到1小时内能充到80%左右的电量。然而,即使是快充,也远不能与加油媲美,更别提充电到90%以上,为了保护电池,充电速度会显著放缓,从99%到100%的最后一点电量甚至会充得异常慢。这种“快充不快,慢充太慢”的现状,让车主们颇为无奈。

2. “里程焦虑”:电动车主的心头病“里程焦虑”是电动车主普遍存在的心理困扰,担心车辆在途中电量耗尽而无法抵达目的地或找到充电点。尽管现代电动汽车的续航里程已大幅提升,但与燃油车“加满一箱油跑上千里”的心理安全感相比,仍有差距。尤其是在冬季,电池性能受低温影响较大,续航里程会明显缩短,充电效率也会降低,进一步加剧了“低温续航焦虑”。

3. 电池寿命与充电速度的平衡艺术高功率快充虽然能节省时间,但频繁使用可能对电池寿命造成一定影响。为了延长电池寿命,车辆的电池管理系统(BMS)会智能调控充电功率,特别是在电量较高时限制充电速度,以避免电池过热或过度损耗。这使得车主在追求速度与保护电池之间,不得不做出取舍。

三、充电标准与运营服务的“信息孤岛”

除了看得见摸得着的基础设施和电池技术,充电的“软环境”——标准和运营服务,也给车主带来了诸多不便。

1. “接口不统一”:兼容性是道难题不同品牌的电动汽车、不同充电桩运营商之间,充电接口标准、通信协议往往不尽相同,导致兼容性问题。虽然中国等国家正积极推动充电接口标准的统一,但目前市面上仍存在多种接口类型,例如国标、欧标、日标等。这就像以前手机充电器“五花八门”一样,车主可能需要带上各种转接头,或者只能选择特定品牌的充电桩,无形中增加了充电的复杂性。

2. “App太多”:支付与信息互联互通的障碍目前,国内充电桩运营商众多,每个平台都有自己的App或小程序,提供充电、支付、查找等服务。这使得车主需要下载和注册多个App,频繁切换,才能找到可用的充电桩并完成支付,操作繁琐。更令人头疼的是,不同平台之间的数据不互通,难以实时获取充电桩的空闲状态、故障信息等,让车主常常“白跑一趟”。这种“信息孤岛”现象,严重影响了用户的充电体验。

3. “充电费用”:价格与计费的透明度电动汽车充电费用通常由电费和服务费两部分组成。虽然电动车充电成本通常低于燃油车加油,但公共充电桩的服务费标准因地区和运营商而异,且近期有上涨趋势。有些充电站还会额外收取停车费。这种不透明、不统一的计费方式,有时会让车主感到困惑,甚至产生“价格焦虑”。

常见问题解答

Q1:电动汽车快充真的会对电池有损害吗?A1:理论上,频繁使用大功率快充可能会对电池造成一定程度的损耗,影响电池寿命。然而,现代电动汽车都配备了先进的电池管理系统(BMS),能够在充电过程中智能调控电流和电压,最大限度地减少对电池的损害。通常建议在日常使用中慢充为主,快充为辅,尤其避免频繁将电量充到100%。

Q2:为什么冬天电动汽车续航会缩短,充电会变慢?A2:冬季低温环境下,电池内部的化学反应活性会降低,电解液变得黏稠,锂离子迁移速率变慢,导致电池的充放电能力和可用能量下降。同时,车内空调、座椅加热等设备在冬季耗电量也较大,进一步缩短了实际续航里程。为了保护电池,电池管理系统在低温下会限制充电功率,导致充电速度变慢,甚至可能中断。

Q3:未来汽车充电会像加油一样方便吗?A3:随着超充、换电技术的发展以及充电基础设施建设的持续投入,电动汽车的补能体验正在加速改善。例如,800伏特高压平台技术能将充电时间缩短至10-15分钟。同时,统一充电标准、完善互联互通平台、优化运营管理等举措也在不断推进。虽然达到完全像加油一样便捷仍需时日,但未来电动汽车的充电体验一定会越来越好,甚至可能出现无线充电等更便捷的方式。

总结

汽车充电之“难”,是电动汽车发展进程中必然经历的“成长的烦恼”。这其中既有充电桩建设和分布的物理限制,也有电池技术自身面对充电速度和寿命平衡的挑战,还包括充电标准不统一、运营服务碎片化等软件层面的问题。

然而,我们也看到希望的曙光。无论是政府部门、车企还是充电运营商,都在积极探索解决方案。比如,国家电网、中石化等大型企业正在加快布局充电网络;超充技术让充电时间大幅缩短;换电模式为特定用户提供更快捷的补能选择;统一充电标准和智能互联平台也在不断完善。

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政策的持续推动,我们有理由相信,电动汽车充电将不再是“难题”,而是变得像给手机充电一样轻松,甚至比加油更加便捷。届时,“里程焦虑”将成为历史名词,电动汽车也将真正成为我们日常出行的得力助手,让绿色出行更加触手可及。

引用来源:

  • 36氪于2022年10月9日发布的文章《电动车充电,为何这么慢》

  • Car and Driver于2023年9月26日发布的文章《What Makes EV Charging Stations Fail?》

  • 中国记协于2023年10月31日发布的文章《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现状调查》

  • 浅谈电动汽车的充电等级(发布日期:2024年4月11日)

  • 汽车之家发布的文章《电车充电多久充满》

  • The World Economic Forum于2024年9月30日发布的文章《'It's just like plugging in your phone' – one founder on the mindset shift needed to scale EVs》

  • 新华网于2023年11月9日发布的文章《电动汽车充电费上涨引发价格焦虑专家:相比油价充电成本优势仍在》

  • Ennovi发布的文章《Five Key Battery-Related Challenges in the Adoption of Electric Vehicles》

  • 北美智权报第159期于2024年5月29日发布的文章《里程焦虑是电动车市场成长的最大障碍?现在有解方了!》

  • 新华网于2024年5月11日发布的文章《新能源汽车“里程焦虑”加速破局》

  • Innovation News Network于2024年3月15日发布的文章《Challenges facing EV charging infrastructure》

  • MDPI发布的文章《Challenges and Opportunities for Electric Vehicle Charging Stations in Latin America》

  • 汽车之家发布的文章《电车快充多少钱一次》

  • Coltura发布的文章《Addressing Concerns About Electric Vehicle Batteries》

  • Car Sloth发布的文章《15 Reasons Why Your EV is Not Charging | Car Subscriptions》

  • 盖世汽车于2020年3月21日发布的文章《2020年了,电动车的充电速度为何还这么慢?》

  • 易车百科发布的文章《新能源电动汽车充电一次多少钱》

  • 易车百科发布的文章《电瓶车充电慢是什么原因》

  • 易车百科发布的文章《电动汽车充电越来越慢是什么原因》

  • 易车百科发布的文章《为什么汽车充电很慢》

  • 华人运通于2023年3月20日发布的文章《电动汽车充电需要多长时间?》

  • Heliox Energy于2023年7月18日发布的文章《6 reasons why your EV isn't charging as fast as before》

  • 中国环境报于2024年4月14日发布的文章《新能源汽车市中心充电,为什么这么难?怎么办?》

  • 青海人大于2023年5月8日发布的文章《关于加快充电桩布局建设切实解决新能源车充电困难的建议》

  • 央视新闻于2024年12月22日报道的《如何让“怕冷”的电动汽车温暖过冬?充电前“热身”很重要》

  • Midtronics于2022年7月26日发布的文章《为什么电动汽车充电这么慢?》

  • J.D. Power于2023年5月发布的报告(通过Car and Driver 引用)

  • 国家电网公司于2018年的招标文件(通过盖世汽车 引用)

  • 中国新能源汽车车桩比数据(通过36氪 引用)

  • 中国充电联盟发布的充电基础设施增量数据(通过中国环境报 引用)

  • Recurant公司关于电动汽车低温续航损失的数据(通过央视新闻 引用)

  • 工信部关于GB/T20234《电动汽车传导充电用连接装置》3项系列国家标准通过专家审查的消息(通过新华网 引用)

  • SAE J1772, SAE J3068, IEC 61851-1, IEC 61851-23, IEC 62196, ISO 15118, OCPP & OCPI 等充电标准 (Farnell, Morek EVC, Pulse Energy, Tektronix, Standard for Future Charging Systems)

  • 北京市发改委发布的电动汽车充电服务费收费标准

【今日审核编辑:册册睿】
【最后审核时间:2022-10-28 15:10:05】
【文章问题反馈报告电话/客服:】

欢迎 发表评论:

文章目录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