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开车指南 正文内容

现在还能上绿牌吗_哪些新能源车符合绿牌标准

册册睿 开车指南 2022-10-31 22:10:43 166 0

是的,现在中国大陆地区仍然可以申请新能源汽车专用号牌,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绿牌”。“绿牌”政策旨在鼓励新能源汽车的推广和使用,享受多项优惠政策,例如购置税减免、部分城市不限行、免摇号或免费申领等。但是,各地政策有所差异,且对符合“绿牌”标准的新能源车型有明确的技术要求。

现在还能上绿牌吗_哪些新能源车符合绿牌标准 第1张

什么是“绿牌”?新能源汽车专属标识

“绿牌”,全称新能源汽车专用号牌,自2016年12月起在上海、南京、无锡、济南和深圳5个城市率先试点启用,并于2018年上半年覆盖全国所有城市,是国家为了区分新能源汽车与传统燃油车而推出的特殊号牌。它的底色以绿色为主,象征着环保与可持续发展。小型新能源汽车号牌采用渐变绿色,而大型新能源汽车(如公交车)则使用黄绿双拼色。与传统的蓝色车牌相比,“绿牌”的号码位数增加了1位,由5位变为6位,并且在号码中使用了字母“D”和“F”来区分不同的动力类型:“D”代表纯电动汽车,“F”则代表非纯电动汽车(包括插电式混合动力和燃料电池汽车)。

“绿牌”的香饽饽:为何新能源车主都爱它?

“绿牌”之所以受到广大车主的青睐,并非仅仅因为外观上的新颖,更重要的是它背后带来的一系列真金白银的优惠政策和出行便利。这些“特权”在很大程度上驱动了新能源汽车的销售增长,尤其是在限行限购的城市,更是让消费者趋之若鹜。

  1. 购置税减免:这是最直接的经济实惠。根据国家政策,新能源汽车可以享受车辆购置税减免优惠。例如,购置日期在2024年1月1日至2025年12月31日期间的新能源汽车免征车辆购置税,每辆乘用车免税额不超过3万元;而2026年1月1日至2027年12月31日期间购置的,则减半征收,每辆乘用车减税额不超过1.5万元。对于一辆20万元左右的新能源车,这笔购置税能省下近1.8万元,相当于省了一笔不小的装修费或者半年生活费,实实在在地减轻了购车负担。

  2. 通行便利:在许多实行限行政策的大中城市,如北京、上海、成都、重庆等,燃油车常受尾号限行、高峰限行等约束,而“绿牌”新能源汽车通常享有不限行、不限号的特权,甚至部分城市允许“绿牌”车通行公交专用道。这意味着“绿牌”车主可以自由穿梭于城市的大街小巷,不用担心“今天单号不能走”、“明天双号要歇着”的烦恼,出行效率大大提高。

  3. 上牌优势:在上海、广州、深圳等一线城市,燃油车牌照往往需要通过激烈竞拍或漫长摇号才能获得,价格不菲,甚至可能高达数万元乃至十万元(例如上海一张沪牌的平均成交价曾达到9万多元)。而新能源汽车则通常可以免费申领“绿牌”,无需参与摇号或竞拍,省去了巨大的牌照成本和等待时间,让“有车族”的梦想触手可及。

  4. 其他优惠:除了上述主要优势外,部分地区还针对“绿牌”车提供停车优惠、免费充电、免征车船税等福利。例如,有些城市的政府投资公共停车场对“绿牌”车提供免费或减半停车的优惠,让日常出行更省心。

新能源车如何符合“绿牌”标准?核心技术要求

想要获得“绿牌”,车辆首先必须符合国家对新能源汽车的定义和一系列技术要求。根据中国现行政策,符合新能源汽车范畴的车型主要包括以下三类:

  1. 纯电动汽车(BEV):顾名思义,这类车完全依靠电能驱动,不使用燃油。

    • 技术要求:通常要求30分钟最高车速不低于100km/h,纯电动续驶里程不低于200km。动力电池系统的质量能量密度、百公里电能消耗量等也有具体标准。

    • “绿牌”标识:在“绿牌”号码中,纯电动汽车会使用字母“D”作为标识。

  2. 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PHEV,含增程式):这类车既有电动机和电池,也配备了燃油发动机。它们最大的特点是电池可以外部充电,并且在纯电模式下能够行驶一定里程。

    • 技术要求:插电式混合动力乘用车纯电动续驶里程应满足有条件的等效全电里程不低于43公里。此外,对电量保持模式下的燃料消耗量和电量消耗模式下的电能消耗量也有具体标准。

    • “绿牌”标识: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在“绿牌”号码中会使用字母“F”作为标识。 需要注意的是,一些非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HEV),例如丰田双擎等,虽然也带“电”,但由于其电池不能外部充电,且主要依赖燃油,因此不符合“绿牌”标准,只能上蓝色牌照。 就像你家烧水壶,插电的能直接用电烧水,不插电的再先进也得用火。

  3. 燃料电池汽车(FCEV):这类车通过氢气与氧气在燃料电池中发生化学反应产生电能来驱动车辆,排放物只有水,是真正的“零排放”。

    • 技术要求:燃料电池汽车所采用的燃料电池启动温度、电堆额定功率密度、系统额定功率密度等都有具体要求,并且纯氢续驶里程不低于300公里。

    • “绿牌”标识:燃料电池汽车也属于新能源汽车范畴,使用字母“F”作为标识。

重要提示:车辆是否符合“绿牌”标准,最终以工业和信息化部、税务总局发布的《减免车辆购置税的新能源汽车车型目录》为准。 购买前务必确认目标车型是否在该目录内。

申领“绿牌”的流程与地方性门槛

申领“绿牌”的整体流程与普通汽车号牌基本一致,但部分城市会额外设置一些门槛,尤其是在一线城市。

基本流程: 1.  购车:选择符合“绿牌”标准的新能源汽车。 2.  获取凭证:部分城市可能要求先获得当地相关部门发放的《新能源汽车信息管理凭证》或购车资格。 3.  准备材料:包括机动车所有人身份证明、购车发票、车辆合格证明、购置税免税凭证(或完税证明)、交强险凭证、车船税证明等。 4.  车辆查验:前往车管所或指定检测场进行车辆查验。 5.  选号:可通过“交管12123”APP或现场选号(50选1)方式选择号牌号码。 6.  缴费领证:缴纳牌证费,领取机动车行驶证、登记证书和号牌。

地方性门槛(以上海为例): 上海在2024年的“绿牌”申领政策中就提高了门槛。例如: *   个人用户社保/个税要求:对持有《上海市居住证》的来沪人员,要求在申请之日前36个月内连续缴纳社会保险或个人所得税。这比之前的24个月累计缴纳12个月更为严格,相当于“积分落户”的“社保关”更严了。 *   名下车辆限制:个人名下“既无新能源汽车,也无燃油车(沪C号牌车辆除外)”才能申领免费“绿牌”。这意味着,如果你已经有了一辆燃油车(蓝牌),或者名下已经有了一辆新能源车,再想申请免费“绿牌”来“一拖二”就不行了。这一政策旨在鼓励燃油车置换新能源车,而非简单地增加车辆保有量。 *   单位用户要求:单位用户申领“绿牌”也增加了“在本市缴纳的职工社会保险人数超过5人或申请之日前1年在本市连续缴纳税收”的要求,堵住了一些“皮包公司”钻政策空子的路子。

这些政策调整体现了超大城市在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快速增长后,平衡环保、交通和公平的考量,就像“大锅饭”吃久了,也得开始精打细算。

“绿牌”的未来:政策趋势与挑战

随着新能源汽车保有量的不断攀升,以及技术的日益成熟,“绿牌”政策并非一成不变,未来可能会面临一些调整。

  • 政策退坡与市场化:过去,“绿牌”是国家和地方大力扶持新能源汽车产业的“敲门砖”。然而,随着新能源汽车市场渗透率已达较高水平(例如2022年我国新能源汽车渗透率已达27.6%),国家补贴已于2022年底正式退出。 购置税减免政策虽然延续至2027年底,但减免额度将逐步退坡。 这预示着未来“绿牌”的“特权”可能会逐渐减少,新能源汽车将更多地依靠自身产品竞争力来赢得市场,实现“油电同权”。

  • 部分地区“绿牌”优势收紧:一些交通压力大的城市,如上海,已经开始收紧“绿牌”的申领条件。广州也曾发布通知,拟加强规范新能源汽车“绿牌”申领,要求先获得《广州市新能源汽车信息管理凭证》。 这也印证了“绿牌”的“含金量”会逐步回归理性,而非无限扩张。

  • 号牌式样优化建议:甚至有业内人士如小米集团创始人雷军建议,未来可以优化新能源汽车号牌式样,在功能上进行智能化尝试,将车辆交通信息卡功能内置到号牌中,外观增加二维码信息查询功能,方便交通管理和应急事项处理。 这也说明了“绿牌”并非仅仅是上路凭证,其背后的技术和管理也在不断迭代。

常见问题解答

Q1:2024年还能免费上绿牌吗?A1:是的,2024年仍可免费申领“绿牌”,但部分城市如上海已提高了申领门槛,对个人名下车辆情况和社保/个税缴纳有更严格的要求。

Q2:油电混合动力车都能上绿牌吗?A2:并非所有油电混合动力车都能上“绿牌”。只有插电式混合动力(PHEV)增程式混合动力,因其电池可外部充电并达到一定纯电续航里程,才符合“绿牌”标准。传统的、电池不可外部充电的油电混合(HEV)车,如丰田双擎,通常只能上蓝色牌照。

Q3:“绿牌”车还有购置税减免吗?A3:有。根据最新政策,2024年1月1日至2025年12月31日期间购置的新能源汽车免征车辆购置税,每辆乘用车免税额不超过3万元;2026年1月1日至2027年12月31日期间购置的,减半征收,每辆乘用车减税额不超过1.5万元。

Q4:买了“绿牌”车是不是就永远不限行?A4:目前绝大多数城市仍对“绿牌”车实行不限行政策,这是其主要优势之一。但随着新能源车保有量增加,未来不排除部分超大城市会根据交通状况适时调整政策,具体请关注当地交通管理部门的最新规定。

Q5:已经有蓝色车牌的燃油车,还能再申请“绿牌”吗?A5:在部分城市,例如上海,从2024年起,个人名下已有燃油车(蓝牌)的,原则上不能再额外申请免费的“绿牌”,旨在鼓励燃油车置换新能源车。具体请查阅当地政策。

结语

“绿牌”政策是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重要推手,在过去几年里,它以实实在在的优惠和便利,让无数消费者尝到了“甜头”。尽管政策正在经历从普惠到精细化、市场化的过渡,部分“特权”可能会逐步收紧,但新能源汽车作为未来出行的趋势,其环保、节能的本质和科技创新的魅力依然是其最大的吸引力。现在,你不仅还能上“绿牌”,而且在政策调整的背景下,选择一款真正符合自己需求的、技术过硬的新能源车,才是“精明”之举。毕竟,谁不想在城市里开着自己的爱车,既享受便利,又为“绿色地球”贡献一份力量呢?

【今日审核编辑:册册睿】
【最后审核时间:2022-10-31 22:10:43】
【文章问题反馈报告电话/客服:】

欢迎 发表评论:

文章目录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