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开车指南 正文内容

电动汽车充电优惠_宝马福特通用联手加州推非高峰充电激励

册册睿 开车指南 2022-08-27 12:08:18 270 0

在这个新能源浪潮席卷全球的时代,我们常聊续航、性能、智能化,但可能忽略了一个同样关键,甚至在未来更具决定性的因素:充电。尤其是,如何让这巨量的充电需求,既能满足车主方便快捷的补能需求,又不至于让脆弱的电网不堪重负,这是一个全球性的挑战。

而今天我们要聊的,就是在大洋彼岸的加州,一场由几大汽车巨头——宝马、福特、通用——与当地电力公司(比如南加州爱迪生公司 SCE、太平洋天然气和电力公司 PG&E、圣迭戈燃气和电力公司 SDG&E 等)联手推动的“非高峰充电激励”项目。简单来说,这是汽车制造商和电力公司的一次握手,目的是引导电动车主在电网负荷较低的时段充电,通过经济激励,让充电这件“私事”变得更有“公共意识”,最终实现车主省钱、电网稳定、可再生能源更好利用的多赢局面。

这个项目,可不仅仅是发几张优惠券这么简单,它触及的是电动汽车普及深层的问题,也是未来能源互联网和智能出行融合的一个缩影。为什么需要非高峰充电?又为什么是这些车企和加州电力公司率先吃螃蟹?且听我慢慢道来。

一、电网的“潮汐”与电动车的“胃口”

想象一下,傍晚下班回家,大家都习惯性地插上充电枪。这时候,家里的空调、照明、厨房电器都在工作,电网的负荷本来就处于一天中的高位。如果再加上大量电动汽车同时以较高的功率充电,那对电网来说,无异于雪上加霜。这就像所有人都在同一时间涌上高速公路,结果就是拥堵不堪,甚至可能导致系统不稳定。

这就是电网的“峰谷差”问题。白天上班时间和傍晚回家后是用电高峰(峰时),深夜和凌晨是用电低谷(谷时)。而风能、太阳能这些可再生能源,它们的发电特性是波动的,太阳只在白天有,风也不是时时都有。电网需要时刻保持供需平衡,如果高峰负荷过大,就需要启动高成本、高污染的调峰电源,甚至面临断电风险。

电动汽车的普及,无疑是电网负荷增长的重要驱动力。一辆车的充电功率就好比一个或几个空调,如果百万辆车同时在高峰期充电,对电网的冲击可想而知。

但好消息是,电动汽车的充电时间相对灵活。大多数私人电动车主回家后,车辆会停放很长时间,完全可以在电网负荷较低的夜间甚至凌晨完成充电。如何引导用户从“想充就充”到“择时而充”,就成了关键。

二、车企为何要趟这浑水?这不是电力公司的事儿吗?

你可能会问,电价和电网是电力公司管的,车企造车卖车就好,为什么要 involvement 进来搞充电优惠?这背后有几层原因:

  1. 提升用户体验: 虽然充电是电力公司提供电,但充电体验是电动车使用体验的重要组成部分。充电成本高、充电不方便都会影响用户的拥车满意度。通过与电力公司合作提供充电优惠,车企可以直接降低用户的运营成本,提升品牌竞争力。

  2. 推动电动车普及: 更低的充电成本无疑会吸引更多消费者转向电动汽车。车企有动力去解决充电基础设施和成本问题,以加速自身电动化转型的步伐。

  3. 数据与服务生态: 现代电动车都是高度互联的智能终端。车企可以通过车载系统或手机App获取用户的充电数据,并以此为基础提供智能充电服务。与电力公司合作,可以将充电计划、电价信息、电网状态等整合进车辆或App,提供更智能、更便捷的充电体验,例如根据实时电价自动规划充电时间。这为车企构建以车辆为核心的服务生态提供了更多可能。

  4. 政策与法规驱动: 在加州这样的电动车推广前沿,政府往往会有相关的激励政策或甚至未来的法规要求,鼓励智能充电和有序充电,以支持电网稳定和可再生能源消纳。车企积极参与,也是顺应趋势,提前布局。

三、加州“非高峰充电激励”项目的具体操作

那么,宝马、福特、通用与加州电力公司的这个合作具体是怎么玩的呢?

根据相关报道和公开信息,其核心是通过技术手段和经济杠杆,鼓励车主在非高峰时段(通常是夜间)充电。具体模式可能包括:

  1. 智能充电集成: 车企通过车辆的联网功能或自家的手机App,与电力公司的系统对接。用户可以在App中设定期望的充电完成时间,然后系统会根据实时电价、电网负荷以及电力公司的非高峰时段电价策略,自动优化充电计划,选择在电价最低、电网最空闲的时段进行充电。

  2. 直接的经济激励: 用户在指定非高峰时段充电所消耗的电量,可以获得一定的返利、积分或者直接在电费账单上体现为折扣。这种激励是实打实的,让用户直接感受到“择时充电”带来的好处。例如,电力公司可能会为在夜间某个时段充电的用户提供每度电几美分的额外折扣,或者车企通过App给予一定的积分奖励,可以用于兑换服务或商品。

  3. 信息透明与教育: 项目也会向用户提供电价分时信息、充电状态以及通过智能充电节省的费用等,帮助用户了解其行为对自身和电网的影响,培养用户形成非高峰充电的习惯。

参与的车主需要拥有指定品牌(宝马、福特、通用)的支持联网功能的电动汽车,并且是合作电力公司的用户。通过注册参与该项目,用户将车辆的充电数据授权给项目平台,才能享受相应的智能优化和经济激励。

四、这个项目有何意义和看点?

这个宝马、福特、通用与加州电力公司的合作,意义是多方面的:

  1. 验证“管家式”充电模式: 它不再是将充电完全丢给用户自己操心,而是通过车企和电力公司的协作,提供一种更智能、更省钱、更环保的“管家式”充电服务。这对于提升电动车的便利性感知非常重要。

  2. 推动V1G(单向智能充电)发展: 这是实现更高级别智能充电甚至V2G(车辆到电网)的基础。通过积累用户在不同时段的充电行为数据和控制经验,为未来电动汽车更深度地参与电网互动铺平道路。

  3. 为其他地区提供范本: 加州通常被视为电动汽车和能源政策的先行者。这个由多家主流车企和大型电力公司共同参与的项目,其经验和模式可以为美国其他州乃至全球其他国家和地区提供参考,尤其是那些同样面临电网压力和可再生能源消纳挑战的地区。

  4. 构建能源与交通新生态: 这是一个典型的跨界融合案例。它表明,未来的出行不仅仅是汽车本身,更是汽车、能源、信息通信等多领域的深度整合。车企、电力公司、科技公司等将需要更紧密地协作,共同构建未来的能源交通生态系统。

当然,任何新生事物都会面临挑战。如何确保系统的稳定性、用户数据的安全与隐私、不同品牌和车型之间的兼容性、以及如何持续吸引用户参与并形成习惯,这些都需要在实践中不断优化。激励的力度是否足够吸引人,不同电力公司和区域的政策差异如何协调,也是需要考虑的问题。

五、写在最后

从最初电动车“找桩难”,到现在的“智能充电省钱”,我们看到电动汽车的基础设施和生态正在快速演进。宝马、福特、通用联手加州电力公司推动的非高峰充电激励,是这一进程中的一个重要节点。它告诉我们,电动汽车的普及不仅仅是技术突破的问题,更是社会系统协同和资源优化配置的问题。

未来,你的电动车可能不仅仅是你的交通工具,它更是一个可移动的储能单元,是智能电网的有机组成部分。它在何时、何地、如何充电,将不再只是你自己的事情,而是关系到电网的稳定运行、清洁能源的有效利用以及你自己的荷包。

这场由车企和电力公司发起的“时间游戏”,或许只是个开始。我们有理由相信,随着技术的进步和更多参与者的加入,未来的电动汽车充电将更加智能、便捷、经济,并为构建一个更可持续的能源未来贡献力量。而对于普通用户来说,关注这些智能充电项目,学会在“对的时间”充电,就能在享受电动出行便利的同时,为自己省下一笔不小的开销,何乐而不为呢?

参考来源: 例如,可以参考南加州爱迪生公司 (SCE) 或太平洋天然气和电力公司 (PG&E) 官方网站上关于电动汽车充电计划和激励措施的介绍。 相关汽车媒体或科技媒体关于宝马、福特、通用与加州电力公司合作的新闻报道。 部分研究报告或行业分析可能也会提及此类车企与公用事业合作的趋势和案例。

【今日审核编辑:册册睿】
【最后审核时间:2022-08-27 12:08:18】
【文章问题反馈报告电话/客服:】

欢迎 发表评论:

文章目录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