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排行榜
北京限行第一次免罚_新手必知的限行处罚规则详解
2022-08-15上海国5车上沪牌最新规定_2025年沪牌政策解读与办理指南
2022-09-01汽车限行城市规定_2025最新限行政策全面解析
2022-09-03央视怒批电动车新国标_媒体热议新规背后的民生考量
2022-09-19沪牌还值钱吗_2025年上海车牌价值深度解析
2022-08-31电动自行车电池怎么选_告别选择困难症的选购全指南
2022-09-20
近年来,国产汽车发动机技术突飞猛进,已不再是当年“逆向研发”的青涩少年,而是在动力性、燃油经济性、可靠性及NVH(噪音、振动和声振粗糙度)方面取得了长足进步,部分技术指标甚至超越了主流合资品牌。对于追求高性价比和先进技术的中文消费者而言,选择一款搭载优秀国产发动机的车型,无疑是当下明智之举。
随着中国汽车工业的蓬勃发展,国产汽车品牌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其产品线覆盖了从经济型轿车到豪华SUV的各个细分市场。而支撑这一切的“心脏”——发动机,也从最初的依赖进口或模仿,逐步走向了自主研发与创新。如今,吉利、长安、奇瑞、长城、比亚迪等主流国产汽车品牌,在发动机技术上各有千秋,共同描绘出了一幅国产发动机百花齐放的生动图景。
国产发动机技术发展历程:从“摸着石头过河”到“领跑者”
回顾国产发动机的发展历程,可谓是一部充满艰辛与突破的奋斗史。早期,受限于技术积累和工业基础,许多国产汽车品牌不得不依赖外部力量,例如,长城汽车早期的4G系列发动机技术源于三菱,哈弗H6也曾长期使用三菱发动机。奇瑞的Acteco系列发动机也曾与奥地利AVL公司进行技术合作。彼时的国产发动机,在性能、油耗和可靠性方面与国际先进水平存在明显差距,消费者心中普遍存在“国产发动机不行”的刻板印象。
然而,中国汽车人并未止步于此。在经历了“逆向开发”的摸索阶段后,各大车企纷纷加大研发投入,转变为“自主研发”。特别是近十年来,随着缸内直喷、涡轮增压、米勒循环、高热效率等先进技术的引入与深度研发,国产发动机的性能得到了质的飞跃。例如,曾有车企在实验室条件下将发动机热效率突破到48%,这标志着国产发动机已非常接近内燃机的理论极限。在J.D. Power发布的2021中国车辆可靠性研究中,自主品牌汽车在发动机/动力总成类问题上改善明显,与国际品牌的差距缩小到近十年来的最小值。这充分说明,国产发动机已经告别了“小作坊”时代,进入了技术成熟、性能可靠的新阶段。
主流国产发动机品牌性能大PK
当前,吉利、长安、奇瑞、长城、比亚迪等品牌在发动机领域表现尤为突出,它们各有特色,满足了不同消费者的需求:
1. 奇瑞:技术宅的“芯”力量
奇瑞作为国内最早投入发动机自主研发的品牌之一,素有“技术宅”之称。其ACTECO系列发动机多次荣获“中国心”十佳发动机称号。
技术亮点: 奇瑞第三代ACTECO 1.6TGDI发动机,采用了iHEC智效燃烧系统、高强度滚流进气系统、200bar高压供油系统(部分升级至350bar)、90毫焦高能点火系统等先进技术,使其在动力输出、燃油经济性和排放方面表现出色。其2.0T发动机在数据上甚至可以媲美一些合资2.0T发动机,最大马力261Ps,最大扭矩400N·m。
性能优势: 奇瑞发动机以其强劲的动力输出和良好的燃油经济性著称。例如,其第三代发动机的热效率已达到37.5%,甚至有研究团队通过“鱼肚形”进气道等创新技术使其第三代发动机热效率达到37.5%,并持续向更高目标迈进。
适用车型: 广泛应用于奇瑞、捷途、星途等品牌的多款车型,如瑞虎8、星途揽月等。
2. 吉利:与沃尔沃“联姻”的全球化引擎
吉利汽车在发动机技术方面,得益于与沃尔沃的深度合作,拥有国际领先的技术水平。
技术亮点: 吉利与沃尔沃联合研发的1.5TD发动机,在技术层面处于国际领先水平。吉利也拥有多款自主研发的发动机,如JLH4G20TDB发动机(源自沃尔沃T5的2.0T发动机技术),以及1.0TD、1.4T、1.8T等不同排量发动机。其发动机采用先进的燃烧技术、涡轮增压技术和轻量化设计,并通过优化冷却系统提升可靠性与耐久性。
性能优势: 吉利多款发动机在功率和扭矩输出上具有优势,能够提供充沛动力。在燃油经济性方面表现良好,其发动机前瞻技术曾实现51%指示热效率的突破。
适用车型: 广泛搭载于吉利旗下的缤越、星瑞、豪越等众多车型,以及领克、极氪等高端品牌。
3. 长安:蓝鲸动力的“强劲内芯”
长安汽车的蓝鲸动力系列发动机,是其自主研发的核心成果,以其强劲动力和燃油经济性受到市场认可。
技术亮点: 蓝鲸系列发动机包括1.4T、1.5T和2.0T等多种排量,采用了AGILE敏捷高效燃烧系统、智能热管理系统、米勒循环、智能润滑系统等一系列新技术。特别是新蓝鲸发动机,凭借500bar的超高压燃油喷射系统、1.45行程缸径比和150毫焦高能点火技术,量产热效率达到了全球顶尖的44.28%。实验室测试储备热效率更高达47.03%。
性能优势: 蓝鲸动力系列发动机在动力输出和燃油经济性上表现均衡。例如,蓝鲸iDD混动系统搭载的1.5T发动机,最大功率126kW,最大扭矩260N·m,能实现车辆百公里加速仅需6秒左右。
适用车型: 广泛搭载于长安CS系列、UNI系列等多款热销车型。
4. 长城:硬核越野背后的“真功夫”
长城汽车在发动机领域的进步,特别是其自主研发的GW4N20系列发动机,为哈弗和WEY等品牌的成功提供了强劲支撑。
技术亮点: 长城汽车的4N20系列发动机,通过优化燃烧室和进气道设计,使压缩比达到12:1,并运用米勒循环和350bar顶置喷油器技术,使其热效率达到38.3%。此外,该系列发动机还采用了轻量化设计,整体重量下降10%。长城甚至自主研发出了4.0T V8发动机,拥有549马力、800N·m的动力输出,热效率达38.5%。
性能优势: 长城发动机在动力性和燃油经济性方面取得了平衡,低负荷工况油耗降低15%,同时满足国六b+RDE等严苛排放标准。
适用车型: 主要应用于哈弗H6、坦克300、WEY等车型。
5. 比亚迪:混动时代的“电混专属”发动机
比亚迪作为新能源汽车领域的领军者,其发动机技术更多地体现在与电机的协同作用上,尤其是DM-i超级混动技术。
技术亮点: 比亚迪的插电式混合动力专用高效发动机(如骁云系列)采用了阿特金森循环、直喷等技术,并与DM-i技术深度融合,实现发动机主要负责高效区间发电,电机主导驱动的策略。其量产车型的最高热效率已达到46.06%,这在业内是毋庸置疑的领先水平。
性能优势: 在DM-i技术的加持下,比亚迪车型在亏电油耗和静谧性方面表现出色,同时能提供平顺且响应灵敏的驾驶体验。
适用车型: 广泛应用于比亚迪秦PLUS DM-i、宋PLUS DM-i、汉DM-i等混动车型。
国产发动机与合资发动机的差距与未来展望
尽管国产发动机取得了显著进步,但与一些国际知名合资品牌相比,仍存在一定的差距,尤其是在:
技术积累与沉淀: 合资品牌拥有更长的历史和更深厚的技术积累,在材料锻造工艺、超精度组装水平以及全球供应链体系方面仍有优势。
高端发动机领域: 在3.0T、4.0T等大排量高端发动机领域,国产仍处于起步或空白阶段,需要更多时间进行研发和积累。
市场认可度: 尽管性能提升,部分消费者仍存在“合资优于国产”的固有观念。
然而,国产发动机的优势也日益凸显:
成本控制: 国产发动机在成本控制方面做得更好,使得国产汽车在同等配置下,价格更具竞争力。
快速迭代: 国产车企在技术迭代和创新方面更加迅速,尤其是在新能源领域,通过混动技术实现“弯道超车”。
专属化需求: 许多国产发动机是根据中国市场的特殊需求进行优化和调校,更符合国内消费者的使用习惯。
未来,随着中国汽车产业向智能化、电动化转型,国产发动机将继续向更高热效率、更低排放、更优异NVH表现方向发展。同时,与混动系统的深度融合将是国产发动机实现更大突破的关键路径。我们有理由相信,“中国心”将越来越强劲,为全球消费者带来更优质的出行体验。
常见问题解答
Q1:国产发动机耐用吗?A1:经过多年的发展和技术积累,主流国产发动机的耐用性已大幅提升,与合资发动机的差距逐渐缩小。许多品牌都提供较长的质保周期,消费者无需过度担心。J.D. Power的报告也显示,自主品牌在发动机/动力总成方面的可靠性问题明显改善。
Q2:哪个国产发动机最省油?A2:发动机的燃油经济性(省油)是一个综合指标,与发动机热效率、车辆调校、传动系统等都有关。目前,比亚迪的DM-i混动专用发动机在混动模式下,凭借高热效率和电驱动优先的策略,通常能实现极低的亏电油耗。在传统燃油发动机方面,奇瑞、长安、长城等品牌的多款发动机热效率均达到较高水平,表现出色。
Q3:国产发动机和合资发动机差距大吗?A3:相较于早期,国产发动机与合资发动机的差距已显著缩小,尤其在中小排量涡轮增压和混动专用发动机领域,国产发动机在动力参数、热效率等方面甚至有所超越。但在一些高端大排量发动机以及长期技术积累和精细化制造工艺方面,部分合资品牌仍有一定优势。总体而言,差距正在快速缩小。
Q4:国产发动机的噪音和振动表现如何?A4:NVH(噪音、振动和声振粗糙度)是衡量发动机品质的重要方面。得益于设计优化、材料升级和先进的制造工艺,主流国产发动机在NVH控制方面也取得了很大进步,许多车型在行驶过程中都能保持较好的静谧性和平顺性。
结语
国产汽车发动机的崛起,是中国汽车工业实力的一个缩影。从最初的模仿学习,到如今的自主创新,国产发动机已经走过了一条不平凡的道路。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吉利、长安、奇瑞、长城、比亚迪等主流品牌凭借各自的“看家本领”,在发动机技术上不断突破,为消费者带来了性能更强劲、燃油更经济、使用更可靠的产品。正如一位业内人士所说,国产汽车正在经历如同国产手机一样的蜕变,从被质疑到被认可,再到走向国际舞台。未来,随着新能源技术的深入发展,国产发动机将与电动化技术深度融合,继续书写中国汽车工业的辉煌篇章。
参考资料
《吉利汽车的发动机技术如何?》. 汽车之家.
《长城发动机是哪个国家的技术》. 汽车之家.
《魏建军:有车企的V8发动机是别人的打标只有长城是纯自研的》. 新浪财经.
《国产汽车发动机与合资汽车发动机的比较分析【车吉祥】》. 汽车维修管理软件.
《吉利发动机性能怎样?该发动机的技术特点是什么?》. 和讯网.
《奇瑞的发动机技术如何?》. 汽车之家.
《吉利发动机前瞻技术取得新突破,实现51%指示热效率!》. OFweek工控网.
《从奴隶到将军,晒一晒长城汽车发动机的进化简史》.
《“一条鱼”改变发动机热效率?奇瑞先进燃烧技术背后的小秘密》. 凯翼.
《奇瑞发动机是哪国技术?》. 汽车之家.
《国产发动机迎来世界技术突破,不是“亩产三万斤”!》. 有驾 - 真车评.
《报告:中国自主品牌汽车可靠性持续进步》. J.D. Power.
《比亚迪发动机的性能和技术特点是什么》. 太平洋汽车.
《比亚迪发动机技术具备哪些令人瞩目的创新之处》. 太平洋汽车.
《不吹不黑,说说国产汽车发动机》. 亿欧.
《油耗与动力能不能兼顾?长城这款发动机给你答案》. 长城汽车.
《比亚迪发动机技术一般,可为啥有DMI技术后,发动机突然变好了?》. 网易.
《被国人捧上天的“奇瑞技术”,真相究竟如何?》. 新能源汽车.
《国产的发动机前10是哪些品牌?与合资的发动机相比有什么差异?》. 汽车之家.
《比亚迪DMI技术的原理是什么?》. 汽车之家.
《国产发动机哪家强?盘点国产自主品牌发动机》.
《长安蓝鲸iDD混动系统技术解析》. 东风汽车.
《被国产超越!现在的合资发动机,为什么不行了?》. 知嘹汽车.
《日本放出豪言:再给中国50年也造不出日本发动机,事实真的如此?》. 36氪.
《【文章】不黑不吹,国产发动机PK合资发动机,到底有何差距?》.
《比亚迪的发动机热效率领先全球?》. 上海汽车报.
《2020中国车辆可靠性研究(VDS)》. J.D. Power China.
《揭秘奇瑞鲲鹏DHT混动技术》. 新华网.
《2020年,国产发动机比合资差多少?》. 新浪汽车.
《突破关键核心技术:长安的使命与担当》. 七一客户端.
《低碳-长安汽车全球官网》. 长安汽车.
《长安汽车全球首发新蓝鲸动力》. 新华网.
【最后审核时间:2025-07-19 14:07:45】
【文章问题反馈报告电话/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