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排行榜
北京限行第一次免罚_新手必知的限行处罚规则详解
2022-08-15上海国5车上沪牌最新规定_2025年沪牌政策解读与办理指南
2022-09-01汽车限行城市规定_2025最新限行政策全面解析
2022-09-03央视怒批电动车新国标_媒体热议新规背后的民生考量
2022-09-19沪牌还值钱吗_2025年上海车牌价值深度解析
2022-08-31电动自行车电池怎么选_告别选择困难症的选购全指南
2022-09-20
汽车大保养,说白了,就是给你的爱车做一次全身的“体检+深度护理”,确保它在经历了一段时间的“摸爬滚打”后,依然能保持最佳状态,安全、高效地为你服务。这个过程可不是简单换个机油滤芯那么敷衍,而是涉及车辆多个关键系统的全面检查、清洁、调整和更换。
聊到汽车保养,很多朋友可能只知道“小保养”和“大保养”。小保养相对简单,通常就是更换机油和机油滤清器,周期也比较短,一般5000-10000公里或者半年到一年进行一次。 大保养则像是一次“期中考试”或者“年度体检”,项目更多、更深入,周期也更长,通常在车辆行驶到一定里程(比如3万、4万甚至6万公里)或者达到一定年限(比如2年或3年)时进行。 这就像是人体,平时的小感冒小病痛自己扛扛或者吃点药就好了,但隔一段时间总得去医院做个全面检查,看看有没有潜在的问题。
那么,这个听起来就很高大上的“大保养”,到底都包含哪些项目呢?别急,咱们这就一层一层剥开它的“神秘面纱”。
大保养:一场关乎爱车“五脏六腑”的全面体检
如果说小保养是给车子“续命”(换机油),那么大保养就是在给车子“强身健体”,确保它的“五脏六腑”都健康运作。具体来说,大保养主要涵盖以下几个方面的项目:
油液的全面更新与检查:
发动机机油和机油滤清器: 这是每次保养的必做项目,大保养自然也不例外。机油是发动机的“血液”,润滑、冷却、清洁全靠它。 机滤负责过滤掉机油里的杂质,保证血液的“纯净”。 虽然小保养也做,但在大保养时会更加重视。
变速箱油: 变速箱油是变速箱顺畅运行的关键,能起到润滑、清洁、散热等作用。 尤其是自动变速箱,对油液的要求更高。不同类型的变速箱,更换周期也不同,有的CVT变速箱可能建议6万公里更换,而一些AT或双离合变速箱可能可以到10万公里。 及时更换变速箱油,能有效延长变速箱的寿命,避免换挡顿挫等问题。
刹车油: 刹车油是刹车系统的“传导介质”,它负责将你踩刹车的力量传递到刹车片上。 刹车油具有吸湿性,长时间使用后会吸收空气中的水分,导致沸点降低,影响刹车性能,甚至出现刹车失灵的情况。 建议每2年或4万到6万公里更换。
转向助力油: 助力转向系统让方向盘转动起来更轻松。转向助力油是液压助力转向系统的关键。如果油液变脏,可能会影响转向的顺畅度。
防冻液: 防冻液不仅仅是冬天防冻,它主要作用是给发动机散热,防止发动机过热,同时还能防腐蚀。 一般的防冻液更换周期是4年或6万公里左右。 如果发现防冻液颜色浑浊,或者出现类似铁锈的颜色,就需要及时更换了。
滤清器的“大扫除”:
空气滤清器: 它负责过滤进入发动机的空气,防止灰尘杂质进入燃烧室,影响发动机性能。 如果空气滤清器太脏,会影响进气量,导致动力下降、油耗增加。 根据用车环境,空气质量差的地方可能需要更频繁更换。
燃油滤清器: 它负责过滤汽油中的杂质,保护燃油喷射系统。 如果燃油滤清器堵塞,可能导致加速无力、启动困难。 现在很多车辆采用内置式燃油滤清器,更换周期较长,一般在8万公里左右;外置式燃油滤清器更换周期相对较短,建议2万公里左右更换。
空调滤清器: 这个跟车辆性能关系不大,但直接关系到你坐在车里的空气质量。它过滤进入车厢的空气,阻挡灰尘、花粉甚至细菌。 脏了不仅有异味,还影响空调效果。
关键部件的检查与更换:
火花塞: 火花塞是发动机点火系统的核心,负责点燃混合气。 火花塞性能好坏直接影响发动机的动力、油耗和排放。 不同材质的火花塞寿命不同,普通镍合金火花塞寿命较短,铂金和铱金火花塞寿命更长。 建议根据车辆手册或实际检查情况来决定是否更换。
正时皮带/链条: 正时皮带(或链条)是发动机配气机构的关键部件,它负责协调曲轴和凸轮轴的转动,确保气门的开启和关闭与活塞的运动同步。 如果正时皮带断裂,会导致气门和活塞碰撞,对发动机造成严重损坏。 虽然有些车辆采用免维护的正时链条,但正时皮带是需要定期更换的,一般在8万到10万公里左右。
发电机皮带/附件皮带: 这条皮带负责带动发电机、空调压缩机、水泵等附件工作。 虽然不像正时皮带那么“致命”,但断裂了同样会影响车辆正常使用。
刹车片和刹车盘: 刹车系统的核心部件,关系到行车安全。 大保养时会重点检查刹车片的磨损程度,如果磨损到极限就需要更换。 刹车盘也需要检查是否有过度磨损或不平整的情况。
轮胎: 检查轮胎的磨损程度、胎压以及是否有鼓包、裂纹等情况。 同时,大保养时通常会进行轮胎换位和动平衡,以确保轮胎磨损均匀,延长使用寿命,提高行驶稳定性。
蓄电池: 检查电瓶的状态,包括电压、电解液等。 如果感觉车辆启动吃力,可能是电瓶寿命到了。
其他检查与维护:
底盘检查: 检查底盘是否有磕碰、变形,悬挂系统、球头、胶套等部件是否正常。
灯光系统检查: 检查车辆所有灯光是否正常工作,包括大灯、转向灯、刹车灯等。
全车螺丝检查: 检查车辆底部、悬挂等部位的螺丝是否有松动。
清洁节气门、喷油嘴: 清洁节气门可以改善进气效率,提高燃油经济性。 清洗喷油嘴可以保证燃油雾化效果,让燃烧更充分。
费用明细:一笔不能省的“健康投资”
聊完了项目,大家肯定关心费用。汽车大保养的费用因车型、品牌、地区以及选择的维修店(4S店还是第三方修理厂)不同而差异较大。 一般来说,车辆价格越高,大保养费用也相对越高。
根据一些资料显示,大保养的费用大致在700元到3000元甚至更高。 对于10万以下的车型,大保养费用可能在700元左右; 而对于更高端的车型,费用可能会轻松过万。
具体费用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
材料费: 各类油液(机油、变速箱油、刹车油、防冻液等)、滤清器(机滤、空滤、汽滤、空调滤芯)、火花塞、皮带等需要更换的零部件费用。这些费用会根据品牌(原厂件还是品牌副厂件)和型号有所不同。
工时费: 维修店收取的人工费用。大保养的项目多,耗时也相对较长,所以工时费会比小保养高不少。不同地区和维修店的工时费标准也不一样。
其他项目费用: 例如四轮定位、动平衡、清洗节气门、喷油嘴等项目的费用。
省钱攻略?小心“捡了芝麻丢了西瓜”
有些朋友可能会觉得大保养项目多,费用高,想着能省则省。这里要给大家提个醒:在保证安全和车辆性能的前提下,适当优化保养项目是可行的,但千万不要为了省钱而忽略了关键项目的检查和更换。
比如,有些清洗项目(如喷油嘴清洗)并非每次大保养都必须做,可以根据车辆的实际情况和发动机的运行状况来判断。 但是,像油液、滤清器、刹车片、火花塞等关乎安全和发动机寿命的关键部件,还是建议按照厂家推荐的周期进行检查和更换。
选择信誉良好、技术专业的维修店也非常重要。 有些不正规的维修店可能会推荐一些不必要的项目,或者使用劣质的零部件,这样反而得不偿失。
最后,一些过来人的经验之谈
提前查阅车辆保养手册: 手册里有厂家推荐的保养项目和周期,这是最官方、最可靠的参考。
根据实际用车情况调整: 如果你的车经常在恶劣环境下行驶(比如多尘、多停停走走),或者行驶里程特别多,可以适当缩短保养周期。
选择合适的维修渠道: 4S店通常更专业、零部件更有保障,但价格可能偏高。信誉良好的第三方修理厂也是不错的选择,价格可能更实惠,但需要仔细甄别。
保留好保养记录: 完整的保养记录对于日后车辆保值或者出售都很有帮助。
总之,汽车大保养是保障爱车健康、延长其使用寿命的重要环节。了解大保养的项目和意义,结合自己的用车情况,选择合适的保养方案,才能让你的爱车始终保持在最佳状态,一路平安!
【今日审核编辑:册册睿】【最后审核时间:2022-09-15 18:09:11】
【文章问题反馈报告电话/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