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排行榜
北京限行第一次免罚_新手必知的限行处罚规则详解
2022-08-15上海国5车上沪牌最新规定_2025年沪牌政策解读与办理指南
2022-09-01汽车限行城市规定_2025最新限行政策全面解析
2022-09-03央视怒批电动车新国标_媒体热议新规背后的民生考量
2022-09-19沪牌还值钱吗_2025年上海车牌价值深度解析
2022-08-31电动自行车电池怎么选_告别选择困难症的选购全指南
2022-09-20
现代汽车技术的飞速发展,尤其是各种高级驾驶辅助系统(ADAS)的应用,无疑为驾驶带来了前所未有的便利与安全承诺。然而,尼日利亚国家科学与工程基础设施局(NASENI)的负责人却发出了一个值得我们深思的警告:对这些看似智能的技术,如果使用不当,其潜在的危险不容忽视。
技术进步的双刃剑:NASENI的警示
NASENI的执行副主席兼首席执行官,Mohammed Sani Haruna教授,在一次关于汽车电子和传感系统技能培训的开幕式上明确指出,现代汽车配备了复杂的电脑化发动机管理系统(EMS),采用先进的控制逻辑、数字电子技术、微处理器和智能系统。对于这些高度精密的车辆,传统的“试错法”进行维修和保养不仅风险高昂、成本巨大,更是与未来汽车的发展方向背道而驰的。 他强调,许多现代汽车“趴窝”,仅仅是因为缺乏智能诊断工具或相关知识,这使得维修变得异常昂贵和复杂,甚至可能造成破坏。
这番话点出了一个核心问题:技术的迭代升级,对使用者的知识和技能提出了新的要求。尤其是在一些发展中国家,基础设施的不足、技术人才的匮乏以及公众对新技术的认知滞后,都可能成为现代汽车技术安全应用的绊脚石。
高级驾驶辅助系统(ADAS):助手还是隐患?
NASENI的警告并非空穴来风。现代汽车最显著的技术进步之一就是ADAS系统的普及,从最初的防抱死刹车(ABS)到现在的自适应巡航控制(ACC)、车道保持辅助(LKA)、自动紧急制动(AEB)等,这些系统旨在通过弥补人类驾驶员的不足来提升行车安全。
根据统计,超过12%的致命交通事故是由人为失误造成的,而ADAS系统能够显著降低这一数字,通过在危险发生前检测障碍物或情景来避免危机。 然而,问题也随之而来。许多研究表明,驾驶员对ADAS系统的功能和局限性存在普遍的误解。 例如,有调查显示,相当一部分驾驶员不清楚车辆的盲点监测系统的工作范围,或者错误地认为该系统能够监测车辆后方或可靠地检测自行车、行人和高速行驶的车辆。
这种认知上的偏差极易导致对ADAS系统的过度依赖和不当使用。 比如,驾驶员可能过于相信自动泊车系统,以至于丧失了手动泊车的能力和对距离的判断力。 更危险的是,一些驾驶员甚至错误地将某些ADAS系统(如特斯拉的Autopilot)当作完全自动驾驶系统,在开启系统后就将手从方向盘上移开,甚至不再关注路况,想当然地认为车辆可以处理所有情况。 这种“非规范使用”不仅削弱了ADAS的安全性,反而可能带来新的风险。
隐藏的风险:技术故障与环境限制
除了人为因素,ADAS系统本身的技术局限性也是潜在的风险来源。这些系统依赖传感器、摄像头、雷达、激光雷达以及复杂的算法协同工作。 一旦这些组件出现故障或磨损,就可能导致系统失效,进而引发事故。
此外,ADAS系统的性能会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在恶劣天气(如大雨、大雾)、低光照或道路标记不清晰的情况下,传感器的感知能力可能下降,导致系统无法正常工作。 在一些基础设施不完善的地区,缺乏清晰的车道线、交通标志或稳定的网络连接,都可能对ADAS系统的可靠性构成挑战。
正如一句老话所说:“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拥有先进的工具固然重要,但如何正确、安全地使用这些工具,才是关键。NASENI的警告,恰恰提醒我们在拥抱现代汽车技术带来的便利时,切不可忽视其背后的风险。
应对挑战:教育、培训与基础设施建设
NASENI正在积极采取措施应对这一挑战。他们正在全国范围内对汽车技师进行再培训,以便他们能够掌握诊断和维护现代汽车所需的技能。 这正是问题的症结所在:技术的普及需要配套的人才支撑和知识普及。
未来,随着自动驾驶技术(更高等级的ADAS系统)的进一步发展,这些挑战将变得更加突出。虽然有人乐观预测,到2025年自动驾驶汽车将变得安全可靠,到2030年将在许多发展中国家实现商业化,但安全问题仍未完全解决。 如何在技术进步的同时,提升公众的认知水平,完善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建立健全的法律法规和保险体系,都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就像智能手机刚刚出现时,很多人对其功能一知半解,甚至会闹出一些“段子”。现在,智能汽车正处在类似的阶段。我们需要更多来自机构、制造商和媒体的努力,来帮助公众理解这些技术的真正作用——它们是“辅助”,而非“替代”。
结语:谨慎前行,而非止步不前
NASENI的警告并非要我们对现代汽车技术望而却步,而是提醒我们应该以一种客观务实的态度去面对它。技术的浪潮滚滚向前,我们不可能逆流而上。关键在于,我们如何在享受技术红利的同时,最大限度地规避其潜在风险。
这就像驾驶一辆高性能跑车,它的速度和操控性令人兴奋,但也对驾驶员的技术和经验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只有充分了解其特性,并在合适的条件下谨慎驾驶,才能真正发挥其优势,避免危险。
让我们记住这个来自非洲的警告,在享受智能出行便利的同时,始终保持一份清醒和警惕,因为,再先进的技术,最终也需要由人来掌控,而人的认知和行为,才是决定安全的关键。
引用来源:
- THISDAYLIVE 2022年10月5日文章
- CarParts.com 2024年1月8日文章
- Mitchell 文章
- SciTePress 文章
- TFLcar 2025年3月20日文章
- MDPI 文章
【最后审核时间:2022-10-06 00:10:08】
【文章问题反馈报告电话/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