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排行榜
北京限行第一次免罚_新手必知的限行处罚规则详解
2022-08-15上海国5车上沪牌最新规定_2025年沪牌政策解读与办理指南
2022-09-01汽车限行城市规定_2025最新限行政策全面解析
2022-09-03央视怒批电动车新国标_媒体热议新规背后的民生考量
2022-09-19沪牌还值钱吗_2025年上海车牌价值深度解析
2022-08-31电动自行车电池怎么选_告别选择困难症的选购全指南
2022-09-20
好了,朋友们,又是一年国庆假期将至。有人说,节假日就像是现代社会的一剂“兴奋剂”,让人在忙碌的工作之余得以喘息、充电。但对于许多在外拼搏的游子来说,假期结束后的返程与返岗,却是一道不容忽视的“考题”,涉及到方方面面的准备和注意事项。毕竟,“行万里路”之后,还得“回家继续搬砖”,这中间的平稳过渡,可不是件小事。所以,这篇回答就来聊聊,国庆返岗那些事,最新的规定和注意事项到底有哪些?
核心要点先说透: 国庆返岗,目前来看最大的变化在于整体防疫政策的调整,“健康码”等工具的使用已大幅减少,但仍需关注目的地及单位的具体要求,特别是个人健康监测和常态化防护依然重要。同时,企业在安排返岗方面更加注重弹性与保障,为员工提供更便捷的返程服务。
一、从“码”时代到“后码”时代:返岗政策的变迁
还记得前几年,每逢佳节,最让人焦虑的莫过于那方寸之间的“健康码”。红、黄、绿,三种颜色牵动着无数人的心。出入公共场所要扫码,乘坐交通工具要亮码,甚至返岗也要查验健康码和行程轨迹。那时的返岗,仿佛是一场“闯关游戏”,健康码的颜色就是你的“通关文牒”。根据中国日报网的报道,截至2020年4月,全国已有200多座城市启用基于支付宝平台的“健康码”,腾讯的防疫健康码也覆盖了近20个省级行政区。到了2022年,累计申领健康码的人数更是接近9亿,使用次数超600亿次。 一时间,“一码通行”成为了常态,虽然便利了大部分人的出行,但也曾因“千地千面”、“一城一码”带来不少困扰,甚至有过健康码建议新增“蓝码”管理的讨论,但最终被要求严格限定健康码的应用范围,防止“码上加码”。
然而,随着疫情防控进入新阶段,这些“码”的光芒已逐渐暗淡。自2022年底中国大陆大幅调整新冠病毒感染防控政策后,健康码的使用频率显著降低。 许多地方已经停止了健康码的相关服务,例如广东省的“粤康码”在2023年2月就停止了抗原自测、健康申报等服务。 这意味着,我们已经基本进入了一个“后码”时代,返岗不再需要依赖那个小小的二维码来证明你的“清白”。
但这是否意味着可以完全放松警惕呢?显然不是。
二、常态化防护与个人责任:新形势下的返岗重点
虽然健康码不再是主角,但并不代表我们可以对个人健康掉以轻心。现在的政策更加强调“每个人都是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 这一点,可谓是疫情带来的最深刻的认知之一。
节后返岗,以下几点依然是重中之重:
- 健康监测不可少: 返岗初期,做好个人健康监测仍然是必要的。如果出现发热、干咳、乏力、咽痛等症状,应及时采取居家隔离措施或就医。 许多企事业单位,特别是大型企业,在返岗初期会加强对员工的健康监测。
- 口罩还是“好战友”: 在人群密集、空气流通不好的工作场所或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时,建议依然坚持规范佩戴口罩。 这是一个简单但有效的个人防护措施,能显著降低病毒传播风险。
- 勤洗手,老生常谈却永不过时: 接触公共设施后及时洗手或手消毒,这是最基础也是最重要的卫生习惯之一。 办公室、食堂等场所配备足够的洗手液,也是企业应提供的基本保障。
- 疫苗接种,能打尽打: 推进符合条件的工作人员接种新冠病毒疫苗,并进行加强免疫接种,仍然是增强群体免疫力的重要手段。
三、企业的角色与责任:不仅仅是提供一份工作
在员工返岗这件事情上,企业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除了提供工作岗位,他们还需要为员工的安全返岗保驾护航。
- 加强员工健康管理: 复工后,单位应加强员工健康监测。 对于出现症状的员工,应及时采取居家隔离措施。
- 优化工作环境: 加强办公室、食堂等场所的通风换气和清洁消毒。 这能有效减少病毒在工作环境中的传播风险。
- 减少聚集性活动: 返岗初期,尽量减少大型会议、培训等人员聚集的活动,倡导分散就座、错峰就餐。
- 特殊情况的应对: 对于未能按时返岗的员工,企业通常会要求其及时请假报备。 未按时返岗且未履行请假手续的,可能会依据公司规定进行处理。
- 提供便利返程服务(特定情况下): 在一些特殊时期,为了保障员工安全返岗和企业正常生产,大型企业甚至会组织“点对点”闭环接回员工,并安排核酸检测。 虽然现在大规模的“点对点”接送已不多见,但在特殊时期,这依然是一种可行的保障措施。此外,一些地方政府和企业也会推出返岗专列、包机等服务,甚至发放返岗补贴,以 تسهيل (Tessehil - 阿拉伯语,意为“方便,使容易”) 务工人员的返程。
四、个人返岗前的准备:未雨绸缪总是好的
作为返岗大军中的一员,我们自己能做些什么呢?
- 提前规划行程: 关注交通信息,尽量避开高峰时段,减少旅途中的风险。
- 了解目的地及单位政策: 虽然全国性的健康码要求减少了,但具体地区和单位可能仍然有特定的健康管理或报备要求。提前了解并遵守,能避免不必要的麻烦。
- 备足个人防护用品: 口罩、手消毒剂等,随身携带,随时使用。
- 关注自身健康状况: 如果感觉不适,及时调整行程,并向单位请假报备。切勿带病返岗,既是对自己负责,也是对同事负责。
- 保管好重要物品和文件: 返岗后,及时检查办公设备和重要文件资料,确保安全无虞。
五、一些思考:假期与工作的平衡艺术
国庆假期,是许多人难得的放松时刻。然而,假期的结束往往伴随着对返岗的些许抵触。这或许是因为假期的美好与工作的压力形成了鲜明对比。如何更好地平衡假期与工作,或许是每个人都需要思考的课题。
国家在节假日安排上也一直在进行优化调整。例如,2025年的法定节假日总天数将增加2天,春节和劳动节的假期都增加了。 春节假期从农历除夕开始放假调休8天,劳动节放假调休5天。 这种调整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大家的休息时间,也更能满足大家团圆过年的需求。 未来,随着带薪年休假制度的进一步落实,或许我们能拥有更充分和灵活的假期安排,从而更好地缓解节后返岗带来的不适。
总而言之,国庆返岗,在后疫情时代,虽然少了健康码的束缚,但更多的是对个人健康管理意识和企业保障能力的考验。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关注身体状况,提前做好规划,与单位保持沟通,这些看似简单的步骤,却是确保顺利返岗、开启新一年工作征程的关键。祝大家都能平安顺利地回到工作岗位,继续发光发热!
引用来源:
- 节后返岗如何做好个人防护?省卫健委:做好健康监测,坚持戴口罩 - 湖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 节后来(返)郑怎么办?提醒来了→ - 郑州市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
- 节后返岗如何做好个人防护?省卫健委:做好健康监测,坚持戴口罩 - 新湖南
- 健康码 - 维基百科
- “防疫健康码”累计申领近9亿人使用超400亿人次 - 中国日报网
- 关于公司2025年劳动节放假安排的通知 - 发达控股
- 关于公司2025年元旦节放假安排的通知 - 发达控股
- 节后返岗,请牢记“四不” - 国家安全部微信公众号
- 江门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关于进一步加强工业企业和工业园区疫情防控措施的通知
- 健康码真管用 - 人民日报
- 2025年法定节假日公布:调休加班怎么安排? - 连智领域Links International
- 人民网评:夯实节后返岗就业,助力务工人员逐梦新程 - 人民网
-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2025年部分节假日安排的通知 - 中国政府网
- 放假办法修改及2025年部分节假日安排六问 - 北京市人民政府
【最后审核时间:2022-10-07 21:10:10】
【文章问题反馈报告电话/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