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开车指南 正文内容

上海警方严查严处涉疫违法犯罪_2025年最新防疫执法动态

册册睿 开车指南 2022-10-11 01:10:25 239 0

上海警方在2025年继续保持对涉疫违法犯罪行为的高压严打态势,全力维护社会公共卫生安全和秩序。

查处重点涵盖制造传播涉疫谣言、妨害疫情防控管理、制售假劣防疫物资等多个方面。

警方执法依据明确,对违法行为“发现一起、查处一起”,情节严重的将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市民应自觉遵守防疫规定,不信谣、不传谣,共同巩固来之不易的防控成果。

后疫情时代的挑战与警方的职责

虽然全球及国内的新冠疫情已进入常态化管理阶段,人们的生活和工作逐步恢复正常,但公共卫生安全依然是城市运行和管理中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病毒的变异风险、季节性传染病叠加以及少数不法分子趁机进行违法活动,都对社会秩序和公共健康构成潜在威胁。 在这样的背景下,上海警方肩负着维护社会稳定、保障人民生命健康的重要职责,对各类涉疫违法犯罪行为保持高度警惕并持续予以严厉打击。这不仅是对现有法律法规的执行,也是对市民群众健康权益和良好社会秩序的有力守护。

警方严查严处的重点领域

上海警方对涉疫违法犯罪的打击是全链条、多方位的,旨在从源头遏制、过程中阻断各类扰乱防疫大局和危害公共健康的违法行为。综合近年来的执法实践以及2025年的相关动态,警方严查严处的重点主要聚焦在以下几个方面:

1. 编造、传播涉疫谣言,搅乱人心

在信息爆炸的时代,网络谣言的传播速度快、影响范围广,尤其是在涉及公共卫生事件时,虚假信息可能引发不必要的恐慌,扰乱正常的社会秩序。 上海警方一直将打击网络谣言作为重点工作之一,2025年也不例外。无论是涉及疫情的虚假信息,还是其他类型的网络谣言(如年初发生的地震谣言、车展谣言 或涉及医疗的AI生成谣言),警方都坚持追溯源头,对故意编造、传播者依法进行查处。

  • 危害解读: 涉疫谣言就像“一颗老鼠屎坏了一锅汤”,它侵蚀的是公众对权威信息的信任,可能导致民众不配合甚至抵触防疫措施,给防控工作“添堵”。

  • 法律亮剑: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规定,散布谣言,谎报险情、疫情、警情或者以其他方法故意扰乱公共秩序的,可处以拘留或罚款。情节严重的,可能触犯《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构成编造、故意传播虚假信息罪,面临更严厉的刑事处罚。

2. 妨害疫情防控管理秩序,挑战公共底线

疫情防控措施的有效落实依赖于每一个公民的配合。少数人出于各种原因,拒绝执行核酸检测、隔离观察等规定,这种行为是对法律的漠视,也可能成为疫情传播的隐患。

  • 典型行为: 包括但不限于拒绝接受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医疗机构等部门的调查、检验、采集样本; 违反居家隔离、集中隔离规定擅自外出; 硬闯防疫设置的关卡等。 2022年的案例显示,即使是委托他人代做核酸检测,也可能面临行政处罚。

  • 执法力度: 对于这些妨害疫情防控管理秩序的行为,警方会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上海市公共卫生应急管理条例》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等法律法规进行处罚,包括责令改正、警告、罚款甚至行政拘留。 引起疫情传播或者有传播严重危险的,则可能构成妨害传染病防治罪。

3. 制售假劣防疫物资和伪造证明文件,牟取不法利益

疫情期间,防疫物资和相关证明文件的真实性至关重要。制售假冒伪劣的口罩、防护服,或者伪造核酸检测报告、疫苗接种证明等,不仅 нарушает市场秩序,更是对公众生命健康的直接威胁。

  • 行为表现: 例如,生产销售不符合标准的医用口罩;伪造、变造或买卖核酸检测报告; 利用虚假信息骗取防疫相关“通行证”等。 过去的案例中就曾出现过伪造公司印章制作虚假核酸报告的情况。

  • 严惩不贷: 警方对此类行为始终保持“零容忍”态度。制售假劣商品可能触犯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伪造、变造证明文件则可能触犯伪造、变造、买卖国家机关公文、证件、印章罪等。 对于利用伪造证明文件逃避管理并导致疫情传播的,更可能面临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等更严重的指控。

4. 扰乱市场秩序,借“疫”牟利

在特定时期,一些不法分子趁机囤积居奇、哄抬物价,或者通过非法渠道从事配送寄递业务,严重扰乱了正常的市场秩序和民生保障。

  • 行为示例: 在物资供应紧张时,大幅提高N95口罩、消毒液等防疫物品价格; 未经许可或使用虚假信息违规从事配送服务; 利用“社区团购”等名义进行诈骗。

  • 法律制裁: 这些行为可能构成非法经营罪、诈骗罪等。警方会同市场监管等部门,对这类违法犯罪行为进行联合查处,维护公平有序的市场环境。

5. 暴力抗拒执法,以身试法

在警方或其他管理人员依法执行防疫公务时,极少数人采取暴力、威胁等方式阻碍执法,这种行为性质恶劣,严重危害公共安全和执法人员的人身安全。

  • 后果严重: 暴力抗拒执法不仅会受到治安管理处罚,如果情节严重,可能构成妨害公务罪,甚至袭警罪。

法律的“工具箱”:警方执法的依据

上海警方打击涉疫违法犯罪,并非“拍脑袋”行事,而是严格依据国家和地方的法律法规。警方最常用的“法律工具箱”包括:

  • 《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 对于情节较轻的涉疫违法行为,如散布谣言、不配合管理、轻微妨害公务等,警方可以依法处以警告、罚款或行政拘留。 这是基层执法中应用最广泛的法律之一。

  •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对于性质恶劣、后果严重的涉疫犯罪行为,如引起疫情传播、制售假劣防疫物资、诈骗、暴力抗法等,将依据刑法追究刑事责任,可能面临有期徒刑、拘役甚至更高的刑罚。

  • 《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和《上海市公共卫生应急管理条例》: 这些法律法规为警方开展疫情防控执法提供了直接的法律授权和依据,明确了公民和单位在传染病防治中的法律义务和不履行义务的法律后果。

2025年的执法特点:持续与精准并重

进入2025年,上海警方在涉疫违法犯罪执法方面呈现出“持续性”和“精准性”并重的特点。

  • 持续高压: 涉疫违法犯罪的打击并未因疫情进入常态化而放松,而是作为维护社会治安和公共安全的常态化工作持续推进。这体现在“砺剑2025”等一系列专项行动中,旨在全面清查整治各类突出违法犯罪。

  • 精准打击: 警方执法更加注重精准性,针对不同类型的涉疫违法犯罪,采取有针对性的侦查和打击措施。例如,对网络谣言的打击更加依赖技术手段追溯源头,对制售假劣商品的查处更加注重全链条打击。

  • 关注新动向: 警方也关注与疫情相关联的新型违法犯罪,例如利用新的技术手段(如AI)制造和传播虚假信息,或者借公共卫生名义实施其他类型犯罪的。

总体而言,2025年上海警方的涉疫执法动态,是建立在过往经验和法律框架基础上的延续和深化,体现了警方维护公共卫生安全和社会秩序的决心。

公众的责任与义务:共筑安全防线

在警方的严查严处之外,每一位市民的理解、配合和支持,才是构筑公共卫生安全防线最坚实的基础。遵守各项防疫规定,是公民的法律义务,也是对自己和家人健康的负责。

  • 不信谣、不传谣,保持理性判断,通过官方渠道获取信息。

  • 积极配合健康监测、核酸检测、隔离观察等防控措施。

  • 如发现涉疫违法犯罪线索,及时向警方举报。

只有警民同心,才能有效防范和打击涉疫违法犯罪,共同维护我们生活的这座城市的健康与安宁。

Q&A:关于涉疫违法犯罪,你可能想知道的

问:我在微信群里看到了一个关于疫情的消息,不确定真假,随手转发了,会违法吗?

答:如果您明知是虚假信息而故意传播,或者未经核实就大量转发不实信息,引发了恐慌或扰乱了公共秩序,即使是“随手”行为,也可能触犯法律,面临治安管理处罚。 在不确定信息真假时,“让子弹飞一会儿”或者向官方渠道求证,是更稳妥的选择。

问:我只是忘了做核酸,没去,会被处罚吗?

答: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在规定范围内未按要求参加统一组织的核酸检测,属于不服从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依法采取的决定、命令的行为,可能会受到治安管理处罚。 主动配合检测是每个公民的法定义务。

问:找人代做核酸检测有什么法律风险?

答:无论是委托他人代做,还是替他人代做,都属于扰乱核酸检测秩序的违法行为,委托人和代做人都可能面临行政处罚。 如果因此造成疫情传播等严重后果,还可能被追究刑事责任。

问:如果在隔离期间私自外出,会有什么后果?

答:违反隔离规定擅自外出,属于拒绝执行卫生防疫机构依照传染病防治法提出的预防、控制措施的行为,可能受到治安管理处罚。 如果因此导致疫情传播或有传播严重危险,则可能构成妨害传染病防治罪。 别以为“放风”一时爽,结果可能是“牢房”两行泪。

参考来源

  1. 当前时间信息

  2. 上海市司法局:拒不配合核酸检测需承担法律责任 - 新浪新闻 (2022-03-29)

  3. 关于领馆人员和车辆进入上海国际机场隔离区办法和换发通行证的通知 (与涉疫执法直接相关性较低,主要关于机场隔离区规定)

  4. 上海警方:进一步加大查处力度重拳打击违规从事配送寄递业务人员的犯罪行为 (2022-04-30)

  5. 疫情时期散布谣言引发恐慌?上海一中院:需承担相应法律责任 - 新浪新闻 (2022-03-22)

  6. 上海查处多起涉疫谣言 - 新华网 (2022-04-13)

  7. 上海警方严厉打击这三类涉疫违法犯罪案件 - 澎湃新闻 (2022-04-29)

  8. “State of Emergency” and Enforcement of China's “Zero-Covid” Policy - NPC Observer (2022-08-25)

  9. 5起网络谣言案例看清造谣的法律责任 - 宁夏新闻网 (2025-02-19)

  10. 快三最新平台直播(官方)下载app/官网入口 - 试玩入口 (相关性较低,包含2025上海防疫柔性管理提及)

  11. 上海首例伪造印章制作虚假核酸检测报告案宣判 (2021-08-02)

  12. 上海公安开展“砺剑2025” 第五次集中清查整治行动 (2025-02-08)

  13. 关于印发《上海市农业农村行政执法裁量规则》的通知 (2025-05-19) (与涉疫执法直接相关性较低)

  14. 为博流量编造上海车展谣言,造谣者被公安机关依法行政处罚 (2025-04-24)

  15. 行政处罚公示(2025年2月13日) - 黄浦区 (包含卫生健康委的行政处罚,部分可能与公共卫生相关,但非直接涉疫执法)

  16. 上海严查代做核酸检测近两个月逾80人遭行政处罚 - 香港01 (2022-10-10, 更新于 2025-02-17)

  17. 疫情防控18种违法违规行为及法律后果 - 新田县人民政府 (提供了较全面的涉疫违法行为法律后果,适用全国范围,可参考上海执法依据)

  18. 行政处罚公示(2025年5月20日) - 政务公开 (包含卫生健康委的行政处罚,部分可能与公共卫生相关,但非直接涉疫执法)

  19. 关于做好2025年春节前后新冠病毒感染等重点传染病防治工作的通知 (2025-01-16)

  20. 上海警方5月以来已侦破涉疫案件2700余起 - 华声新闻 (2022年信息)

  21. 上海举行知识产权专题新闻发布会_要闻动态_上海市知识产权局 (提及打击涉疫情知识产权犯罪,2022年信息)

  22. 新华视点丨更好守护你我!2025年政法机关将这样发力 (2025-01-16) (提及2025年政法机关总体工作重点)

  23. 第三方核酸检测机构乱象下的刑事法律探析 (2022-12-28) (分析了核酸造假等行为的刑事法律问题)

  24. 行政处罚公示(2025年5月15日) (包含卫生健康委的行政处罚,部分可能与公共卫生相关,但非直接涉疫执法)

  25. 上海患者被AI误诊险丧命?官方:是自媒体造谣 (2025-04-08)

  26. 2025 世界人权报告:中国| 人权观察 (提及上海警方逮捕纪录片导演等,与疫情直接执法相关性较低)

  27. 数读2025年法治蓝皮书:督促退还涉企违法违规收费89.8亿元 - 新华网 (2025-04-28) (提及2024年法治建设成果及2025年展望,包含打击网络暴力等)

  28. 最高法:严防趋利性执法司法 - 齐鲁网 (2025-01-13) (关于规范执法司法的整体要求)

  29. 最高检部署开展违规异地执法和趋利性执法司法专项监督 - 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检察院 (2025-03-26) (关于规范执法司法的整体要求)

  30. 中国新冠“清零”政策抗议蔓延到多个城市出现更广泛的政治诉求 - BBC (2022-11-28) (与疫情期间的抗议活动相关,非2025年执法动态)

  31. China's First Antitrust Enforcement Case Targeting Individual Liability: Strategic Guidance for Multinational Corporations - Morgan Lewis (2025-05-07) (关于市场监管领域的执法案例,与涉疫执法直接相关性较低)

  32. China: Respect Right to Peaceful Protest - Human Rights Watch (2022-11-28) (提及疫情期间的抗议及警方行动,非2025年执法动态)

  33. China's role in the fentanyl crisis - Brookings Institution (2023-03-31) (提及上海的DEA办公室,与涉疫执法直接相关性较低)

  34. “中国渔政亮剑2025” 丹东市系列专项执法行动方案 (2025-04-25) (其他领域的2025年执法行动方案,与涉疫执法直接相关性较低)

  35. Chinese Police Strengthen Crackdown on Epidemic-related Violations - 公安部 (2021-08-18) (关于全国范围内的涉疫执法信息,2021年)

【今日审核编辑:册册睿】
【最后审核时间:2022-10-11 01:10:25】
【文章问题反馈报告电话/客服:】

欢迎 发表评论:

文章目录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