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排行榜
北京限行第一次免罚_新手必知的限行处罚规则详解
2022-08-15上海国5车上沪牌最新规定_2025年沪牌政策解读与办理指南
2022-09-01汽车限行城市规定_2025最新限行政策全面解析
2022-09-03央视怒批电动车新国标_媒体热议新规背后的民生考量
2022-09-19沪牌还值钱吗_2025年上海车牌价值深度解析
2022-08-31电动自行车电池怎么选_告别选择困难症的选购全指南
2022-09-20
大众朗逸PLUS是否停产?答案很明确:这款备受市场青睐的车型并没有停产。作为上汽大众朗逸家族的重要一员,朗逸PLUS自2018年问世以来,凭借其卓越的性能和较高的性价比,一直活跃在市场中,并持续生产和销售,深受广大消费者喜爱。虽然市场车型命名在不断演变,但朗逸家族的活力与竞争力依旧不减当年。
朗逸家族的“国民神车”之路
说起大众朗逸,那在中国汽车市场绝对是家喻户晓的“国民神车”级别选手。自2008年首次亮相中国市场以来,这款由上汽大众专为中国消费者打造的紧凑型轿车,就以其均衡的产品力迅速站稳脚跟,成为销量榜上的常客。据统计,朗逸家族在华累计销量已突破500万辆大关,这足以证明它在中国家庭用车市场中的强大号召力与深厚口碑。它就像是很多家庭的“老朋友”,皮实耐用,开着省心,维修保养也方便,深得人心。
朗逸PLUS的诞生与2022款的市场印记
“PLUS”这个后缀,在汽车领域通常意味着升级、加长或更强的配置,朗逸PLUS的出现也正印证了这一点。2018年4月,朗逸PLUS正式上市,它摒弃了老旧的PQ34平台,全面转向了大众集团更先进的MQB平台。这意味着车辆在设计、空间、尺寸、科技、能效和安全性方面都得到了全面提升,带来了更高的品质和更佳的驾乘体验。MQB平台的运用,使得朗逸PLUS拥有了更好的驾驶平顺性和乘坐舒适性,也为后续车型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具体到2022款朗逸PLUS,它在当时的市场中依然是消费者关注的焦点。这款车型通常搭载1.5L自然吸气发动机或1.4TSI涡轮增压发动机,匹配6速手自一体变速箱或7速双离合变速箱,旨在平衡燃油经济性和动力输出。对于日常通勤和家庭出行而言,其动力表现虽不算“猛兽”,但也绝对够用,特别是1.5L车型,以其可靠的稳定性和燃油经济性受到许多务实派车主的青睐,百公里油耗在城市综合路况下大约能保持在6.5升左右,对于普通家庭来说,这无疑是“钱包友好型”的选择。2022款朗逸PLUS在配置上也更加完善,例如搭载了中控大屏、多功能方向盘、倒车影像等实用功能,进一步提升了驾乘的便利性与舒适度,让它在同级别车型中依然保持着较强的竞争力。
朗逸家族的迭代与市场新动态
汽车市场如同“大锅炖”,竞争总是你方唱罢我登场,为了保持新鲜感和竞争力,朗逸家族也在不断迭代与丰富自身的产品线。虽然“朗逸PLUS”这个名称在最新的宣传中可能不再是唯一的C位,但其精髓和定位已经融入到整个朗逸车系中。
当前,上汽大众朗逸家族已经形成了多车型并驾齐驱的局面,比如:
- 朗逸(Lavida):作为主销车型,持续进行年度改款,不断优化配置和设计。例如,2024款朗逸在配置和价格上都提供了诱人的选择,部分车型甚至提供高达数万元的优惠,裸车价可能下探到8万元左右,极具性价比。
- 朗逸星空版:这通常指的是朗逸车型中采用更运动、时尚设计风格的版本,通过独特的进气格栅和车身细节,吸引年轻消费者。
- 朗逸新锐(Lavida XR):这是朗逸家族的“新面孔”,定位为入门级紧凑型轿车,于2023年推出,旨在满足对大众品牌有情结但预算有限的年轻消费群体。朗逸新锐延续了朗逸家族的MQB平台基因,外观设计更加年轻化,甚至有消费者戏称它是“换壳版桑塔纳”,但无论如何,它凭借7.999万元起步的售价,在10万元以内家用轿车市场占据了一席之地,成为了很多年轻人步入有车生活的“第一台大众”。
从最新的市场销量数据来看,朗逸家族的整体表现依旧“能打”。在2025年3月,朗逸系列销量达到了24042辆,位列紧凑型轿车销量榜第二位;而在2025年4月,其销量为21971辆,位列第三,持续保持在细分市场的前列。这表明,尽管市场竞争激烈,新能源汽车的冲击也日益显著,但大众朗逸凭借其积累的良好口碑、成熟可靠的技术以及灵活的产品策略,仍然赢得了大量消费者的信任。
市场竞争与朗逸的应对之道
如今的中国汽车市场,“内卷”程度不亚于当年的“高考独木桥”。自主品牌如吉利帝豪、长安逸动PLUS等车型,以其更高的配置、更大的尺寸和更具吸引力的价格,对合资品牌构成了不小的挑战。在这种环境下,大众朗逸之所以能保持“常青树”的地位,除了品牌本身的光环,还在于其对市场需求的精准把握和灵活的产品布局。
朗逸家族通过提供多样化的车型,从偏向传统的朗逸,到更具活力的星空版,再到主打性价比的朗逸新锐,几乎覆盖了不同预算和需求的用户群体。尤其是朗逸新锐的推出,将大众轿车的入门门槛进一步拉低,让更多年轻人能以更亲民的价格拥有人生第一台合资轿车,这无疑是其在激烈竞争中保持优势的“杀手锏”。
常见问题解答
-
“朗逸PLUS”的“PLUS”到底代表什么? “PLUS”在朗逸车型上,主要代表着一次全面的升级换代。它标志着朗逸从老旧的PQ34平台升级到了大众集团更先进的MQB平台,带来了车身尺寸的加大、设计理念的更新、内饰品质的提升以及更丰富的科技配置,使得车辆的整体产品力更上一层楼,变得更“大”、更“新”、更“好”。
-
2022款朗逸PLUS现在还能买到新车吗? 虽然2022款朗逸PLUS已是前几年的车型,但汽车经销商通常会销售库存车。因此,理论上您仍有机会从经销商处购买到2022款的库存新车。不过,随着2023款、2024款乃至2025款新锐等车型的推出,2022款车型的库存量会逐渐减少。建议直接咨询当地上汽大众经销商,获取最准确的库存和优惠信息。
-
朗逸新锐(Lavida XR)和普通朗逸有什么区别? 朗逸新锐是朗逸家族的新成员,定位略低于普通朗逸,主要面向年轻消费者和预算有限的购车者。它的尺寸略小,但同样基于MQB平台打造。设计上,朗逸新锐采用了更年轻化的前脸造型,部分配置也有所调整,以实现更具竞争力的价格(通常7.999万元起)。可以将其理解为朗逸家族的“青春版”或“入门精选版”。
-
大众朗逸为什么能成为“国民神车”? 朗逸之所以能成为“国民神车”,主要得益于多方面因素的结合:首先是大众品牌在中国市场强大的号召力和品牌信赖度;其次是朗逸产品本身的均衡性,它在空间、油耗、保值率、驾驶感受等方面都表现不俗,没有明显的短板;再者是其符合中国消费者审美的中庸大气设计;最后是上汽大众持续的市场策略和渠道覆盖,使得朗逸能够触达广泛的消费者群体并提供便利的服务。
-
目前朗逸家族的市场指导价格区间是多少? 目前朗逸家族的市场指导价范围较广,从朗逸新锐的7.999万元起步,到朗逸高配车型(如2024款)的15万元以上均有覆盖。实际成交价因地区、经销商优惠政策以及购车时间点的不同,会有较大浮动。通常会有可观的现金优惠,有时甚至达到数万元。
总结
尽管汽车市场风云变幻,但大众朗逸家族,包括其曾经的“PLUS”车型,依然是紧凑型轿车市场中不可忽视的力量。朗逸PLUS并未停产,它的精神和优势已融入到朗逸家族的持续演进中,并通过朗逸新锐、星空版等多元化车型继续满足着中国消费者的需求。无论是追求经典可靠,还是钟爱时尚潮流,亦或是注重经济实惠,朗逸家族都能提供相应的选择。作为中国汽车市场的“常青树”,朗逸无疑将继续在车流中书写属于自己的传奇。
引用来源
- 易车百科. 朗逸plus停产了吗.
- 汽车之家. 朗逸plus何时停产.
- 上汽大众媒体中心. All New Lavida 全新一代朗逸.
- 汽车探索者. 朗逸全部在售2025款2024款2023款2022款2021款2019款,2025年3月份朗逸销量24042台, 同比增长13.32%.
- 上汽大众媒体中心. All New Gran Lavida全新一代朗逸两厢.
- 新浪汽车. 精致实用两不误,大众朗逸全国新车6.88万起.
- 汽车笔记网 - 杭州车汇. 朗逸全部在售2025款2024款2023款2022款2021款2019款,2025年4月份朗逸销量21971台, 同比增长4.04%.
- 车家号. 售价7.999万起,2025款大众朗逸新锐上市,升级后轮碟刹.
- 汽车之家. 朗逸.
- 易车. 朗逸.
- 淘宝百科. 朗逸500万停产?最新消息今天大揭秘!建议收藏.
- 新浪汽车. 这个PLUS的含义很深旭说新车之朗逸PLUS.
- 上汽大众. 性价比拉满!朗逸2024款上市限时至高综合优惠3万元.
- 车质网. 大众朗逸新车型曝光!命名XR,采用年轻化设计.
- 新浪新闻. 靠谱家轿就选上汽大众朗逸新锐,入门即高配.
- 懂车帝. 朗逸怎么样 油耗低值得买吗.
- 车家号. 体验2022款逸动PLUS:短板最少,10万级的“最均衡选手”.
- 车质网. 朗逸-车系新闻.
- 网通社. 国民家轿全面升级新老朗逸有何不同?.
- 车东西. 魔都试驾朗逸XR:最低7.99万,这就是年轻人的第一台大众.
- 淘宝百科网. 新宠儿!2022款朗逸Plus何时揭开神秘面纱?.
- 懂车帝. 朗逸怎么样 悬架跳动明显值得买吗.
- 盖世汽车- Gasgoo. 大众:大哥怎么当?.
- 维基百科. 大众朗逸.
- 淘宝百科. 新晋神车朗逸Plus 2022款,落地价揭秘!.
- 盖世汽车- Gasgoo. 年轻化设计基于MQB平台大众朗逸XR申报图曝光.
- . A级车产品家族谁主沉浮?看朗逸家族和帝豪家族目前的市场处境!.
- 上汽大众. 上汽大众官网| 大众朗逸新锐(Lavida XR)出众版报价及图片-国民家轿一步到位.
【最后审核时间:2022-10-29 18:10:33】
【文章问题反馈报告电话/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