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开车指南 正文内容

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_工作原理与优势全面解析

册册睿 开车指南 2022-09-24 15:09:39 149 0

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Plug-in Hybrid Electric Vehicle, PHEV),这个名字听起来可能有点拗口,但它实际上是一种在当下这个能源转型期,兼顾了电动车的环保与燃油车的便捷,试图在“鱼和熊掌”之间找到那个巧妙平衡点的解决方案。简单来说,它既有发动机和变速箱,也有电池和电机,而且这块电池够大,大到你可以用纯电模式跑一段距离,然后没电了?没关系,还有发动机等着呢。

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_工作原理与优势全面解析 第1张

要理解PHEV,不能简单地认为它是把一台燃油车和一台电动车粗暴地焊接到一起。它的精髓在于那个“插电”以及背后的复杂控制策略。这里的“插电”意味着它的电池容量比传统的混合动力(HEV)大得多,大到需要外部电源充电才能充分发挥其优势。而工作的“原理”,则是一场由车辆控制单元(VCU)精心编排的“能源华尔兹”。根据不同的架构设计,PHEV主要可以分为几种工作模式:

  1. 纯电驱动模式 (EV Mode):这是PHEV最“绿色”的状态。只要电池电量充足,且驾驶员的动力请求在电机能力范围内,车辆就像一台纯电动车一样运行,零排放,悄无声息。这种模式非常适合城市通勤,短途出行,既环保又省钱。

  2. 混合驱动模式 (Hybrid Mode):当电池电量不足、或者驾驶员需要更强的动力(比如急加速、爬坡)时,发动机就会介入,与电机协同工作。这里面又可以细分出串联、并联或混联等多种模式。

    • 串联(Series):发动机不直接驱动车轮,而是发电给电池或电机使用。就像一个移动的“充电宝”。这种模式结构相对简单,但能量转换环节多,效率可能受影响。

    • 并联(Parallel):发动机和电机都可以独立或共同驱动车轮。这种模式的优势在于高速巡航时发动机效率高,电机则擅长低速扭矩输出,两者可以互补。

    • 混联(Series-Parallel):这是目前主流PHEV采用的复杂架构,结合了串联和并联的优点,能根据不同的工况灵活切换,最大化效率和性能。比如比亚迪的DM-i、本田的i-MMD(虽然本田在中国大陆市场主要推广的是HEV,但其技术思路与混联有共通之处)、长城的Hi4等,都是基于这种混联思想的落地。VCU会像一个高明的指挥家,根据车速、油门深度、电池电量等因素,决定是电机单独发力,还是发动机介入,亦或是两者并肩作战,甚至发动机在驱动车轮的同时还给电池充电(边开车边“回血”)。

  3. 发动机独立驱动模式:在某些特定工况下,例如电池电量极低且需要高速长时间行驶时,车辆可能会以发动机为主导进行驱动,电机更多是辅助或者处于待命状态。

  4. 能量回收模式 (Regenerative Braking):与纯电动车一样,PHEV在减速或刹车时,电机可以反转作为发电机,将车辆的动能转化为电能储存在电池中,减少能量浪费。

那么,PHEV的“优势”究竟体现在哪里?这正是它吸引不少人的地方:

首先,是解决了续航焦虑这个“老大难”问题。纯电动车虽然环保,但续航和充电便利性仍然是很多潜在用户的心结,尤其是对于需要跑长途或者居住地充电不便的人来说。PHEV提供了一个完美的折衷方案——日常通勤可以用纯电模式,享受电动车的静谧和低成本;周末出游或长途行驶,即使找不到充电桩,也有发动机提供动力,加油站遍布全国,完全没有“趴窝”的风险。这种“进可攻,退可守”的灵活性,对于生活半径较大或者经常需要跨城出行的人来说,是极大的便利。

其次,是更低的日常使用成本。如果你的日常通勤距离在PHEV的纯电续航里程内(目前主流PHEV的NEDC或WLTC纯电续航普遍在50-200公里以上),并且你具备方便的充电条件(比如家里有充电桩),那么你的日常出行几乎可以完全依赖电力,每公里的花费会远低于燃油车。即使电量耗尽,进入混合动力模式,其燃油经济性通常也优于同级别的传统燃油车,因为它可以通过电机的辅助让发动机工作在更高效的区间,并且有能量回收的加持。

再次,是潜在的政策优势。在中国大陆的很多城市,PHEV被视为新能源汽车,可以享受包括购车补贴(虽然补贴退坡是趋势)、免购置税、以及在一些城市可以获得新能源牌照(比如上海的免费绿牌),从而规避限行限购政策。这些政策优惠显著降低了PHEV的购车和使用门槛。

最后,从环保角度看,虽然PHEV在混合动力模式下依然会产生排放,但在纯电模式下是零排放,并且综合油耗和排放通常低于同级别燃油车。如果能够大量利用谷时低价电力充电,或者结合可再生能源充电,其全生命周期的碳排放可以进一步降低。

当然,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PHEV的复杂性决定了其制造成本通常高于同级别的燃油车或简单的HEV;同时携带两套动力系统也会增加车辆的重量,这可能影响操控和效率;如果缺乏充电条件,PHEV的优势会大打折扣,甚至可能因为额外的电池和电机重量导致油耗高于HEV。所以,PHEV并非适用于所有人,它更适合有固定充电条件、日常通勤里程在纯电续航范围内、同时又有 occasional 长途出行需求的用户。

总的来说,PHEV就像是汽车工业在向纯电动时代迈进过程中,为消费者提供的一个“过渡”或者说“桥梁”产品。它用一套相对复杂的系统,巧妙地平衡了当前基础设施和技术发展水平下,消费者对于环保、经济、以及无里程焦虑的需求。对于那些想要“尝鲜”电动化但又无法完全摆脱燃油车便利性的人来说,PHEV无疑提供了一个颇具吸引力的选项。它不是终极答案,但它无疑是当前阶段一个务实且重要的解决方案。

【今日审核编辑:册册睿】
【最后审核时间:2022-09-24 15:09:39】
【文章问题反馈报告电话/客服:】

欢迎 发表评论:

文章目录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