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开车指南 正文内容

汽车驾驶辅助功能_详解现代车辆智能辅助系统有哪些

册册睿 开车指南 2022-09-24 15:09:35 221 0

现代车辆的智能驾驶辅助功能,远不止帮你停车那么简单,它们是提升行车安全、缓解驾驶疲劳的关键,更是通往未来自动驾驶的必经之路。简单来说,这些系统通过各种传感器感知周遭环境,并在特定情况下提供驾驶支持,但请记住,目前市面上绝大多数的智能驾驶辅助系统都属于辅助性质,并不能代替驾驶员的全部责任。

汽车驾驶辅助功能_详解现代车辆智能辅助系统有哪些 第1张


要理解现代汽车的智能辅助系统,绕不开SAE(国际自动机工程师学会)的驾驶自动化分级标准。这个标准从L0到L5共分为6个级别,数字越大代表自动化程度越高。我们目前接触到的绝大多数功能,都落在L0到L2这个区间,也就是“驾驶辅助”范畴。 L0级别基本上只有警告功能,比如盲区提醒、车道偏离预警、自动紧急制动等。 L1级别则能在转向、制动或加速中的一项提供辅助,比如自适应巡航。 而L2级别,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部分驾驶自动化”,则可以在特定条件下同时控制车辆的横向(转向)和纵向(加速和制动),比如车道居中保持和自适应巡航的组合。 L3及以上才开始涉及“自动驾驶”,系统在设计运行条件下可以替代人类驾驶员执行动态驾驶任务,当然,L3还需要驾驶员在必要时接管。

那么,这些听起来有些“玄乎”的功能到底是如何工作的呢?这背后离不开一系列“耳聪目明”的传感器,比如摄像头、雷达、激光雷达和超声波传感器。 它们就像车辆的眼睛和耳朵,持续不断地收集车辆周围的环境信息。 然后,这些信息会被传输到车辆的中央处理单元,也就是车辆的“大脑”,进行分析和处理。 最后,系统会根据分析结果,向驾驶员发出警告或直接控制车辆的执行机构(比如刹车、油门和转向),从而实现各种辅助功能。 这个过程说起来简单,但背后涉及大量的算法、软件和硬件的协同工作,代码量甚至能达到上亿行,复杂程度可见一斑。

接下来,我们就来盘点一下那些耳熟能详,甚至有些已经成为“标配”的智能驾驶辅助功能:

1. 自适应巡航控制(ACC):跑高速时的“解放双脚”神器?

你可能会想,这不是几十年前就有的定速巡航吗?非也,ACC比定速巡航“智能”多了。定速巡航只能保持设定的速度,而ACC通过雷达、激光或摄像头等传感器监测前方车辆,能自动调整车速以保持与前车的安全距离。 简单说,就是前车慢了,我跟着慢;前车快了或者变道了,我就恢复到设定的速度。这在高速公路或畅通路况下能显著减轻驾驶员的疲劳。 但别忘了,它依然是L1级别的辅助功能,需要驾驶员时刻保持警惕,随时准备接管。

2. 自动紧急制动(AEB):关键时刻的“救命稻草”

这个功能可以说是为了应对突发状况而生的。它通过传感器监测车辆前方区域,一旦检测到可能与前车、行人或其他障碍物发生碰撞的危险,并且驾驶员没有及时采取制动措施,系统就会自动启动紧急制动,以减轻碰撞的严重程度甚至避免碰撞。 在很多国家的NCAP(新车测试项目)中,AEB系统已经成为获得高星级评价的重要条件。 这无疑是主动安全领域的一大进步。

3. 车道偏离预警/辅助(LDW/LKA):防止“走神”的守护者

有时候开车难免会开小差,尤其是在高速公路上长时间行驶。车道偏离预警系统(LDW)通过摄像头识别车道线,当车辆无意识地偏离当前车道时,会发出警告提醒驾驶员。 更进一步的是车道保持辅助系统(LKA),它不仅会警告,还会在必要时施加一定的转向力,帮助车辆回到正确的车道内。 想象一下,当你因为疲劳稍有松懈时,方向盘突然轻轻一拽,提醒你保持专注,是不是感觉像有个“副驾”在帮你看着路?当然,这同样是辅助功能,驾驶员的主导地位不容忽视。

4. 盲区监测(BSM):让你告别“鬼探头”的烦恼

变道时最怕什么?当然是后视镜里看不到,但隔壁车道却突然冒出一辆车。盲区监测系统(BSM)就能解决这个问题。 它通过安装在车辆侧后方的雷达或传感器,监测车辆侧后方的盲区区域,如果有车辆进入盲区,就会通过后视镜上的指示灯或声音来提醒驾驶员,大大降低了变道时的风险。

5. 倒车车侧预警(RCTA):倒车时的“千里眼”

倒车出库时,视线经常被两侧的车辆或障碍物挡住,这时候如果突然有行车或非机动车经过,很容易发生危险。倒车车侧预警系统(RCTA)就能充当你的“千里眼”,通过车辆后方的雷达,监测车辆后方两侧是否有接近的移动物体,并及时发出警告,帮助你安全倒车。

6. 自动泊车辅助(PA/RPA):“泊车恐惧症”的福音?

对于一些新手或者不擅长泊车的朋友来说,自动泊车功能简直是福音。早期的自动泊车系统可能还需要驾驶员控制油门和刹车,而现在的系统已经越来越智能,甚至可以实现远程遥控泊车(RPA),你在车外用手机就能指挥车辆自己停进车位。 当然,这并不意味着你可以完全撒手不管,尤其是在复杂的停车场环境,还是需要保持警惕。

除了这些常见功能,还有很多其他智能驾驶辅助系统,比如:

  • 交通标志识别(TSR): 识别路边的交通标志,并在仪表盘或抬头显示器上显示,提醒驾驶员注意限速等信息。

  • 驾驶员疲劳监测(DFM/DMS): 监测驾驶员的驾驶状态,如果检测到疲劳或分心迹象,会发出警告。

  • 远光灯辅助(HBA): 根据对向来车或前方车辆的情况,自动切换远近光灯,避免对其他驾驶员造成炫目。

  • 全景影像系统(AVM/SVM): 通过车辆四周的摄像头,在中控屏幕上显示车辆周围的360度全景图像,方便驾驶员观察周围环境,尤其在狭窄区域或泊车时非常有用。

需要强调的是,这些功能虽然强大,但它们都有其设计的使用场景和局限性。例如,某些功能可能在恶劣天气、能见度差或车道线不清晰的情况下无法正常工作。 而且,不同品牌、不同车型的系统能力和命名方式也可能有所差异。

更重要的是,智能驾驶辅助系统并非“自动驾驶”,它只是在特定条件下辅助驾驶员,最终的驾驶决策和安全责任仍然在驾驶员。切记不能过度依赖这些系统,放松警惕。很多人对辅助驾驶和自动驾驶的区别存在误解,部分原因在于一些车企在宣传时可能存在一些“擦边球”的嫌疑,将辅助功能包装成更高级别的自动驾驶。 这需要我们保持清醒的认识。

总的来说,现代汽车的智能驾驶辅助功能是一项了不起的技术进步,它们正在逐步改变我们的驾驶方式,让出行更加安全和便捷。但就像任何新技术一样,了解其工作原理、功能边界以及正确的使用方法至关重要。在享受科技带来便利的同时,永远不要忘记,安全驾驶的主体永远是驾驶员自己。毕竟,机器再聪明,也无法完全替代人类的判断和应变能力,尤其是在面对复杂多变的实际路况时。

引用来源:

  • 易车:什么是驾驶辅助级别

  • CSDN博客:ADAS的功能详解

  • CSDN博客:ADAS工作原理解析:如何通过智能技术提升驾驶安全

  • SAE- AutoDriver - 博客园:SAE自动驾驶分级介绍

  • Ansys:什么是汽车ADAS(高级驾驶辅助系统)?

  • 丞信汽车信息科技Bcom Technology:智能驾驶辅助系统

  • 德州仪器:TI 推动驾驶辅助技术创新,推出全新AWR2944车载毫米波雷达传感器

  • Synopsys:详解六个汽车无人驾驶等级

  • 腾讯新闻:计算机行业深度研究:汽车智能化与工业数字化专题(上)

  • 汽车制造网:汽车各种驾驶辅助系统汇总!

  • u-blox:自动驾驶级别:从无人辅助驾驶到免提驾驶

  • 中国汽车报:权威解读:辅助驾驶与自动驾驶,差在哪儿了?

  • 千寻位置:智能驾驶辅助系统的种类、功能和优势

  • 日立安斯泰莫:自动驾驶·先进驾驶辅助系统/车载软件

  • Valeo:驾驶辅助工具

  • 北京现代:使用说明书

  • 龙智DragonSoft:Perforce SAST专家详解:自动驾驶汽车的安全与技术挑战,Klocwork、Helix QAC等静态代码分析成必备合规性工具

  • 百度一下:智能驾驶三个方面功能

  • 盖世汽车:详解智能驾驶的功能与场景体系

  • CHEGVA:自动驾驶、车路协同专业术语缩写及解释

  • MD ELEKTRONIK:ADAS - 高级驾驶员辅助系统

【今日审核编辑:册册睿】
【最后审核时间:2022-09-24 15:09:35】
【文章问题反馈报告电话/客服:】

欢迎 发表评论:

文章目录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