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开车指南 正文内容

来沪返沪人员服务小程序_如何快速找到进上海必备工具

册册睿 开车指南 2022-10-09 18:10:19 199 0

来沪返沪人员快速找到进上海必备工具的核心是“随申办”APP或其小程序版本,尤其是其中的“来沪返沪人员服务”功能。务必提前填报行程信息,并了解办理居住登记和居住证的相关流程,这些都能在“随申办”上便捷操作。

各位朋友,沪漂也好,短期来沪也罢,来到这座繁华都市,总得有那么些“敲门砖”。早些年,进出城市可能就是一张火车票、一张机票的事儿,顶多再加个身份证。但时代在变,科技在进步,咱们的服务和管理也在不断迭代升级。尤其是经历过疫情,大家对各类“码”和信息平台早已不陌生。今天,就跟大家聊聊来沪返沪人员如何快速找到那些进上海的必备工具,以及隐藏在这些工具背后的“生存法则”。

一、破除迷思:健康码还需要吗?

这是一个很多朋友可能会疑惑的问题。毕竟前两年,“健康码”可是出门必备,扫码通行,颜色定生死。但随着疫情防控政策的调整,很多地方的健康码已经淡出了日常生活。那么,现在来上海还需要健康码吗?

答案是:从健康码本身作为疫情通行凭证的角度来说,现在国内大部分地区已经不要求查验健康码。 2022年12月起,上海的轨道交通等公共场所已不再查验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和健康码。

但是,这里要引入一个更重要的概念——“随申码”。 随申码在上海的定位可不仅仅是健康码。它更像是一个数字身份的集合,集成了各种政务服务和便民功能。 虽然它的起源确实与疫情相关,作为健康码在上海市内使用, 但其设计之初就包含了更广泛的应用场景。

所以,与其纠结健康码,不如直接聚焦“随申办”和“随申码”。它是你在上海这座城市里便捷生活的重要钥匙。

二、核心利器:“随申办”的N种打开方式

既然“随申办”这么重要,那怎么找到它,用好它呢?

“随申办”是上海市政府“一网通办”推出的移动端政务服务品牌,你可以理解为上海政务服务的“超级App”。 它的“申”字,取自上海的简称,寓意着“随身办”,就是让你随时随地都能办理各类事务。

找到它并不难,它提供了多种入口,总有一款适合你:

  • 随申办APP: 这是最“正统”的方式,功能最全,体验通常也最好。你可以在各大应用商店搜索“随申办市民云”进行下载安装。

  • 随申办微信小程序: 如果你不想额外下载App,微信小程序是个不错的选择,即用即走,非常方便。

  • 随申办支付宝小程序: 同理,支付宝用户也可以通过小程序便捷使用。

不管你选择哪种方式,只要实名认证后,你就能获取你的“随申码”。 这个码不仅能证明“你就是你”, 还能用于政务服务、看病就医、交通出行等多个场景。

三、来沪返沪的“前菜”:“来沪返沪人员服务”

虽然疫情的管控措施已经大幅放松,但为了城市的安全和精准管理,上海依然有针对来沪返沪人员的信息登记要求。这就像是进门前的“通报”,虽然不再是硬性的健康证明,但依然是流程的一部分。

这个功能就藏在“随申办”里,叫做“来沪返沪人员服务”。 那么,哪些人需要填报呢?

根据官方的说法,所有国内来沪返沪人员,在入沪前都需要通过这个小程序填报行程。 哪怕你是上海本地人,只是去市外低风险地区当天来回,也需要填报。

怎么找到它并填报呢?

  1. 在“随申办”内搜索: 打开随申办APP、微信小程序或支付宝小程序,直接搜索“来沪返沪人员服务”即可进入登记页面。

  2. 扫描交通道口场所码: 如果你在交通道口看到了场所码,扫码后在页面下方通常会有“来返沪服务”的入口,点击即可进入填报。

填报内容主要是你的行程信息,务必如实填写。 填报完成后,你不需要等待审核同意才能来沪返沪,正确如实填报即可。 如果家里有老人、孩子或者没有智能手机的同行人员,可以通过“同行人登记”功能代为填报。

当然,坦诚地说,这个“来沪返沪人员服务”更像是一个信息采集和风险排查的工具。虽然现在不强制要求查验,但“君子慎独”,如实填报是对自己负责,也是对城市负责。拒不填报或瞒报、谎报,可是有法律风险的。

四、在沪“扎根”第一步:居住登记与居住证

如果你是来沪长期居住,那么办理居住登记和居住证就是非常关键的一步了。这不仅是你合法居住的凭证,更是你在上海享受各种公共服务,比如子女入学、办理落户、申请公租房等的基础。

办理居住登记和居住证,现在也已经高度集成了“随申办”平台,提供了线上和线下两种途径。

1. 办理居住登记

这是办理居住证的“前置条件”。 你需要在到达上海后,到现居住地的街道(乡、镇)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办理居住登记。 住宿在旅馆的,住宿登记可以视为办理居住登记。

线上办理:

  • 通过“随申办”APP、微信小程序或支付宝小程序,搜索“居住证办理一件事”。

  • 选择“居住登记”,按照流程填写信息、上传材料即可。 如果你还没有符合要求的居住证照片,可以在线采集。

  • 审核通过后,可以在“随申办”的“电子证照”中查看和下载《居住登记凭证》。

线下办理:

  • 前往全市任何一个街道(乡、镇)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

  • 需要携带本人居民身份证或户口簿复印件(验原件)以及在沪的合法居住证明(房产证、租赁合同备案证明或集体宿舍证明)。

  • 如果居住在近亲属家中,还需要提供亲属关系证明,这个可以通过“亲属关系承诺书”代替,可以在线或线下填写。

重要提示: 居住登记的有效期是一年,逾期需要重新办理,不能延期。 如果在有效期内更换了居住地址,需要及时办理地址变更手续。

2. 申领《上海市居住证》

办理了居住登记,并且满半年之后,你就可以申请办理居住证了。

线上申领:

  • 在“随申办”的“居住证办理一件事”服务页,选择“居住证新办”。

  • 按照页面流程进行办理,确认个人信息、照片、居住地址等,填写申请信息并选择领取方式。

  • 可以选择邮政专递,居住证办好后会邮寄到你在上海的地址,需要支付邮费(15元)。

线下申领:

  • 前往全市任何一个街道(乡、镇)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

  • 需要满足在沪办理居住登记满半年,并且有合法稳定住所的条件。

办理时间: 从受理之日起,通常需要15个工作日。 首次申领是免费的。

居住证的作用: 别小看这张证,它可是你在上海享受各种便利的“通行证”。比如子女上学, 未来符合条件转为上海户籍, 甚至参与非营业性客车额度拍卖(拍牌)都需要它。

五、进阶服务与查询

除了基本的居住登记和居住证办理,“随申办”还提供了许多其他的便利服务:

  • 居住证办理进度查询: 可以在“随申办”上随时查看你的居住证办理到哪个阶段了。

  • 电子证照: 办理完成后,你可以在“随申办”里找到你的电子居住登记凭证和电子居住证。

  • 线下办理点查询: 如果你更习惯线下办理,可以在App里查找附近的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地址和联系方式。

  • 居住登记地址变更: 搬家了?直接在“随申办”里就能更新你的居住地址信息。

  • 居住证挂失/解挂: 居住证丢了?或者找到了?都可以在线办理挂失或解挂。

  • 电子亮证: 在需要出示身份证、居住证等证件时,可以直接在“随申办”上亮出电子证照,很多场景下可以免交纸质材料。 甚至有人开玩笑说,相亲的时候都可以看看对方的“随申办”电子证照。

六、写在最后:科技赋能下的城市生活

总而言之,来沪返沪人员快速找到进上海必备工具的核心,已经不再是某个单一的证件或纸质证明,而是以“随申办”为代表的数字化服务平台。从最初的健康码功能,到如今集成了居住登记、居住证办理、电子证照以及各类政务和便民服务, “随申办”正在构建一个更加便捷、高效的城市生活服务体系。

这背后,其实是上海这座城市在数字化转型和“一网通办”政务服务改革上的持续努力。 把复杂的政务流程搬到线上,让数据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甚至有些事项能够做到“不见面办理”, 这无疑是提升城市治理能力和市民幸福感的体现。

当然,任何系统都不可能十全十美,数字鸿沟依然存在,尤其是对老年人等群体。但“随申办”也在不断优化,例如推出了长者专版和离线码等功能, 努力让更多人能够享受到数字便利。

所以,如果你正计划来沪或返沪,别再只盯着过去的健康码了。拥抱“随申办”吧,它是你在上海这座魔都顺畅通行和便捷生活的现代“武功秘籍”。提前了解流程,熟悉平台操作,相信你的上海之旅,或是你的沪漂生活,都会因此更加顺心。

希望这篇回答能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和使用这些工具,少走弯路,多享便利。毕竟,在这个快节奏的城市里,效率就是生命嘛。


引用来源:

  • 上海市人民政府. 来沪人员办理居住登记、居住证相关热点问题解答. (2023-02-05)

  • 解放日报. 上海居住证一站式在线轻松办理!办理攻略请查收. (2024-07-29)

  • 本地宝. 上海居住证办理具体流程. (2025-02-18)

  • 上海市人民政府. 上海“一网通办”APP“随申办”服务千万群众. (2019-02-22)

  • 上海本地宝. 上海居住证办理指南. (2025-01-19)

  • 万达信息. 千万上海人“随申办”,这个小方块不简单!(2019-02-26)

  • 上海市公安局. 上海市居住证.

  • 万达信息. 「随申办」超级应用发布,上海智慧城市“一网通办”再升级. (2025-01-09)

  • 澎湃新闻. 相亲的时候一定要互相看看“随申办”!(2024-05-13)

  • 澎湃新闻. 2024最新!上海居住证一站式办理攻略!可足不出户,线上办理!(2024-03-05)

  • 上海市民信息服务网. 居住证申办指南.

  • 上海市公安局. 关于印发《境内来沪人员居住证登记办法》的通知. (2013-06-17)

  • BBC News 中文. 行程卡下线后,各地的健康码还在用吗?个人信息数据如何销毁. (2022-12-20)

  • 上海市民信息服务网. 居住证 - 上海市民信息服务网. (2018-01-25)

  • 上海本地宝. 上海居住证查询.

  • BBC News 中文. 中国停用行程码健康码等更多疫情管控手段面临审视. (2022-12-14)

  • 维基百科. 随申码.

  • 上海市人民政府. 随申办“来沪返沪人员服务”小程序启用. (2022-09-09)

  • 上海市黄浦区人民政府. 居住证办理一件事. (2021-11-19)

  • 新浪上海. 沪随申办已接入1541个服务事项随申码使用超20.7亿次. (2021-01-06)

  • 上海市非营业性客车额度拍卖. 一、符合哪些条件的个人可以申请参加拍卖?

【今日审核编辑:册册睿】
【最后审核时间:2022-10-09 18:10:19】
【文章问题反馈报告电话/客服:】

欢迎 发表评论:

文章目录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