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排行榜
北京限行第一次免罚_北京限行多久罚一次
2022-08-152025上海国5车上沪牌最新规定
2022-09-012025年汽车限行城市规定一览表
2022-09-03央视怒批电动车新国标_媒体如何看待电动车新国标
2022-09-192025年沪牌还值钱吗_沪牌凉凉了吗
2022-08-31电动自行车电池该怎么选?告别选择困难症,看这一篇就够了!
2022-09-20
为什么不少人后悔买了插电混动车
第一:续航的能力太短了。可能在最开始购买新能源汽车的时候,就是为了能够省下一笔费用,但是入手之后才发现致命的短板就是续航能力特别的低。通常情况下仅仅只能跑81公里,如果是天气比较寒冷的冬天,又或者是天气比较炎热的夏天,很多的车主都会选择开空调,那么带来的用电耗量将会更大。
经过这一系列损耗,能够奔跑的距离会被大打折扣。可能最大的里程数仅仅只有70公里,对于很多人来说在出行方面都不是特别的方便。就像给车子充电的时候也需要漫长的等待,更甚至很难寻找到合适的充电桩。
第二:保值率不是特别高。新能源汽车的保值率本来就不是特别高。有很多的燃油汽车,哪怕都已经开了好几年了,但是放到二手车的市场上仍旧可以卖不少钱。
像那些品牌比较响亮的车子,在二手车市场称得上是供不应求。相反如果是新能源汽车放在二手车市场上之后,就很少有人会买,更甚至是无人问津。
毕竟相对于燃油汽车来说,插电混动的车子使用的寿命本来就比较大按,最为重要的就是电池。开的时间长了之后,在性能等各个方面也会出现大幅度的下降,完全没有办法和燃油车相媲美。
就像有一位车主表示自己在当时购买的差点混动车,价格达到了17万。仅仅只假设了两年时间,就想换一辆新车,所以就把这个车子开到二手市场,但是给出来的价位却仅仅只有9万元。在这短短的两年时间里面,价格跌落的速度是特别快的。
第三:似乎并不是特别省钱。虽然驾驶的是混动的车型,但是在驾驶的过程中,如果算一笔账的话,就会发现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省钱。
虽然可以耗油也可以耗电,但是还有其他方面的消耗,比如说生产和制造工艺要先进一些,人力成本也会不断的增加。仅仅在购车成本这一方面就已经超过了很多的燃油汽车。
据相关的统计,有不少混动车型的售价,相比燃油车而言都已经高出了足足5万元。在制造的过程中成本是比较高昂的,有关于后期的维修与保养更是一笔又一笔不小的开支。所以站在长远发展的角度来说,混动车型可能仅仅只是省了一点点油价,但是在后续面临的小支出还是比较多的。
目前市面上的混动车型品牌也比较多,有不少购买了混动车型的车主也纷纷吐槽。无形中人们购买混动车的热情也在慢慢的下跌。
2022为什么不建议买插电混动车
1、车辆不保值
根据无敌电动网的保值率统计,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型的保值率普遍低于传统燃油车型,所以车辆在以后卖的时候车主会亏得比较多。现如今大部分年轻人在买车后3-5年内就会产生换车的想法,如果大家买车只是为了过渡使用一段时间,那么还是建议优先考虑燃油车。
2、充电不方便
很多人以为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型对充电条件的要求不高,所以买车时根本没有考虑到充电问题,把车提回家后才意识到家里附近没有充电设施,而安装家用慢充桩的话充电时间又比较长,车辆使用起来体验感并不好。
3、亏电油耗高
正如上述所说,不少车主在买完车后才发现自己不具备充电条件,那么车辆就只能当成燃油车开了,虽然插混车的发动机经过了特殊调校,理论上燃油经济性表现会更出色,但由于插混车型搭载了两套驱动系统,车子比较重,所以在亏电状态下车辆的实际油耗还是较高的。
4、纯电续航里程短
在油价持续高涨的时代里,车主们当然是能不加油就不加油了,所以有不少人都打算把插混车当成纯电动汽车使用,但因为插混车型搭载的电池组容量比较小,一般纯电续航只有100公里左右,冬天气温低时续航还会衰减,所以在不加油的情况下车辆的续航表现并不好。
5、省油但不省钱
不可否认很多人买插混车就是奔着省钱去的,但车主们事后回想才觉得买这种车并不能省钱,虽然插混车型可以享受免购置税、免摇号政策,而且正常情况下也非常省油,但因为车辆的系统结构更复杂,所以后续维修成本可能会更高,另外当电池磨损到一定程度后,换电池的费用也是十分高昂的。
新能源汽车使用心得分享
硬伤一、冬天怕冷夏天怕热,更怕高速
我第二辆纯电动汽车官方续航580公里,但日常实际续航里程只有450左右,如果是在冬季温度零下,又开空调的话,实际续航只能达到360-400左右,也就是说冬天实际续航打折率在65%左右。
有一次元旦和同事出去游玩,单程600多公里,全程高速,零下七八度,开着空调,行驶了大概260公里发现续航只剩100多公里了,赶紧找服务区充电,奈何服务区充电桩又是排队又是坏,只得赶往下一个服务区。
眼看续航越来越少,零下七八度,也只能忍冻,关闭空调,开始以95千米/小时定速巡航行驶,可最终还是在距离服务区几公里的地方抛锚了,几公里拖车近千元,拖车费贵到离谱,饥寒交迫中,第一次切身感受到了纯电动汽车带来的痛。
短短600公里行程,中途充了两次电,第一次充满其实完全可以行驶到目的地,但是吸取了教训,当剩余续航还有150公里左右,就不得不补电,一旦续航只剩七八十公里,在高速上,你得时刻准备叫拖车,这就是现实。
冬天气温低,这是纯电动汽车续航最大的软肋,锂电池受低温影响较为严重,直接影响其化学反应性能,不仅蓄电能力下降,放电电流也受到较大的限制,这是目前技术无法完美解决的问题,除了续航问题,目前纯电动汽车相关的配套设施都还不完善。
硬伤二、充电太心酸:费心费力费时
平时走在大街上,感觉公共充电桩还是挺多的,但实际差别还是挺大的,目前公共充电桩管理维护方面还相对欠缺,有的充电桩插上要么提示不兼容、不匹配,要么完全没反应,很久都没人维修,有的充电位被个别燃油车占用,像商场、写字楼密集的地方,充电排队是常有的事,能用的又离得比较远。
另外安装家用充电桩也是较为麻烦的是,物业考虑安全问题,不仅需要产权车位才能装,安装最好离主电源较近,尤其是地面停车位相对麻烦,我第一辆车安装充电桩前后花了2个多月,期间历程太糟心。
硬伤三、安全性、电池寿命、换电池费用、电池质保都是“谜”
1、纯电动汽车目前主流动力电池就是磷酸铁锂电池和三元锂电池这两种,三元锂电池能量密度大,续航里程相对较长,耐低温性能也略好,这是前几年纯电动汽车起步时候主要适配的电池类型,也是为了尽可能降低广大车主对续航里程短的顾虑以及减小冬天低温的影响。
但是三元锂电池在针刺、过充等测试中其安全性表现差强人意,废旧电池有害和环保也是问题,另外循环寿命略短,原材料成本略高,以至于近两年来,使用越来越少的原因之一。
磷酸铁锂电池很多方面和三元锂电池刚好相反,其化学结构较为稳定,在针刺和过充测试中表现优异,安全性较高,电池完全充放电次数超2000次,使用寿命略长,成本也相对略低,但是电池能量密度低,受温度影响较大,续航里程偏短。
电池官方标注锂电池8-10年左右的使用寿命,但就目前而言,即便是2014年第一批车主,目前也就7年左右时间,也需要到2023年后才能看得出电池真实情况,具体使用寿命我们就把它交给时间来验证。
假如到时候电池能量下降太多,寿命太短,只能更换电池组,这才是很多车主关心的问题,毕竟一组新电池的价位不便宜,目前每度电市价均超1000元以上,这样算下来,续航里程在600公里以上的车型,电池容量基本都在70kw以上。
也就是说,换一组新电池费用至少都在7万以上,这也是为什么很多车主都说电池占了车价1/3以上,如果需要自费更换电池,估计愿意换电池的车主很少吧。
当然新能源车企早就想过这样的问题,所以普遍实行8年或15万公里电池质保服务,还有的实行电芯终身免维护等质保服务,但这里我们需要知道,电芯质保、电池包维护等多种质保服务均没有免费更换电池这种服务,都是维护电池可以用于正常用车,那这中间就可能是电池续航能力越来越短等各类问题。
同样,电动汽车除了电芯,还有电控系统,也就是整个电池包,这些都是需要维护的,仅仅是维护电芯仍然无法保证正常使用,你就可能涉及到其他地方需要自费,真希望不要出现“质保文字游戏”。
硬伤四、保值率太低
纯电动汽车目前市场保有量也只有千万辆,再看看燃油车,仅仅“私家车”市场保有量都在2.3亿辆左右,市场保有量低,电池续航、寿命、安全、质保等各类问题一直备受争议,加之没有完善的评估系统导致绝大部分纯电动车型二手保值率极低。
如果有咨询过回收的就知道,第一批纯电动汽车当年续航200公里那一批,目前转手估计很少有人接手吧,即便是现在续航500公里以上车型,一旦使用超过3年或5万公里以后,掉价过半,甚至更多,这些因素都在影响着纯电动汽车的发展。
硬伤五、省电但不一定省钱
一直以充电省钱自居,但我们认真算一笔账,就都清楚了,并不见得真省钱,首先纯电动汽车新车价格普遍比同款燃油车贵了4-6万以上,其次二手保值率很低,车价越高的车型。
比如20万车子,同样行驶15万公里,燃油车可能卖6万以上,纯电动汽车估计也就一两万,中间差距至少相差5万以上,这还不算换电池费用,仅仅这两项就多出燃油车近10万。
而燃油车15万公里油费加保养费大概在10万左右,纯电动15万公里电费大概在2.3万左右,保养费不算,这样算下来,实际纯电动汽车比燃油车至少多花了2万以上,因此说省电不省钱。
取消燃油汽车,都使用新能源汽车,这现实吗?
虽然多家国外车企都相继制定逐步退出燃油车的生产和销售的计划,欧洲绝大部分车企从2025年开始停止研发燃油车,之后逐步减少生产,陆续到2035年左右停止销售燃油车,日系车企则相对放缓到2040年左右。
这也就意味着在未来10年以内燃油车增速急速下降,但市场保有量仍然最大,10-15年内燃油车保有量依旧占据市场主要地位,从目前《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中提出应对气候变化、绿色出行,这是国家能源、石油等方面发展战略的需要,自然新能源汽车是未来的主流。
至于是纯电动还是混动还是其他各种新能源动力汽车,我们把它交给时间来验证,总之一句话,10以内,满大街依然是燃油车,纯电动汽车会越来越多,但总量能达到1/3市场占有率这就已经非常惊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