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开车指南 正文内容

2023年1月1日电动车相关政策(2021年1月1日电动车新规)

册册睿 开车指南 2022-10-24 11:10:27 176 0

2023年1月1日电动车相关政策

新能源汽车一路高歌猛进的时刻,上海市又传来关于新能源汽车的消息。据悉,上海市发布的《上海市鼓励购买和使用新能源汽车实施办法》中显示,自2023年1月1日起,消费者在上海购买插电式混动(含增程式)汽车的,将不再发放专用牌照额度。

翻译过来就是说,从明年开始,消费者在上海购买插混或者增程车辆,免费送绿牌的优惠要没了。想要购买插混和增程的客户需要跟燃油车客户一样,去排队拍车辆牌照。

上海燃油车牌照又贵又难拍,网络上,关于拍牌照的段子真不少。从这个角度上就很容易理解,为啥插混和增程车型以及电动车在上海市一直卖得那么火爆。

咱们先看一组上海新能源车型的相关数据。上海地区的新能源车渗透率已接近50%,其中,插混卖得更好,据悉,上海的插混销量占全国插混车型销量的三成以上。日前,乘联会刚刚发布9月份的汽车销量数据,数据显示,PHEV车型零售销量达到15.4万辆,1-9月份,PHEV零售累计销量达到91.4万辆,按照3成占比计算,这意味着,1-9月份上海市插混车型的销量在27万左右。

可以说,在上海这样超级一线城市中,购买燃油车的难度系数一直居高不下,那么,可油可电的插混成为解决交通出行的重要方式。再看看如今的销量数据,也能够理解,大量插混和增程车辆进入,对于城市交通带来的压力确实不小。

那么,哪些汽车品牌会受到冲击呢?造车新势力阵营中,理想品牌的产品配备的都是增程动力,蔚来和小鹏的车型都是纯电动力,可以说,这一政策对于理想有一定的冲击。

而在传统战队中,卖插混车型最多的品牌是比亚迪,不过,比亚迪的产品与网络渠道一直深化到三、四线城市,因此,受冲击的程度也是有限的。只不过,现在,吉利、长安以及奇瑞,都大举推出插混动力,从这个角度讲,上海插混市场的那道门不再全面敞开。

不过,这也传递着一个信号,随着插混和增程动力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地区快速渗入,他们的绿牌福利可能会逐渐减弱或取消,这些城市里,新能源车型的渗透率也达到30%以上,插混占比很高,之后,可能会有更多城市调整绿牌政策,上海市的这一举措可能是新一轮变化的新开端。

2023年1月1日电动车相关政策(2021年1月1日电动车新规) 第1张

2021年1月1日电动车新规

发展新能源汽车是为了“双碳”目标,而目前新能源汽车分为两种,一种为纯电动汽车,另一种为混动汽车,但是由于新能源汽车技术的缺陷,很多消费者都不想购买新能源汽车,比如纯电动汽车续航和充电难题,目前,大部分纯电动汽车续航在400-600公里左右,但它却不适合长途行驶。

因为纯电动汽车充电很慢,大部分纯电动汽车充满电需要5、6个小时,就算是快充也需要30分钟以上,而城市内的专用充电桩数量很少,另外,纯电动汽车受环境影响较大,高温或者低温环境下续航都会受到折扣,所以,新能源汽车普及速度非常慢,因此,国家为了推动新能源汽车发展,实施了很多福利政策,比如购买新能源汽车免购置税、车船税,还可以享受到政府经济补贴,新能源汽车还不限号、不限行,这让很多有需求的消费者看到了希望。

在各项政策的推动下,新能源汽车销量越来越高,2022年上半年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超过了300万辆,由此可见,如今的消费者开始慢慢接受新能源汽车,而很多车企也受到了各种补贴,所以,国内也出现了很多造车新势力,但是,新能源汽车补贴并不是永久的,国家补贴截止到2022年12月31日正式结束,2023年1月1日起,将取消“新能源”补贴!续航>400km多花12600元。

其实,近段时间国家补贴就开始逐渐减少,彻底取消对新能源汽车的补贴只是时间问题,取消新能源汽车的补贴对车企影响很大,如果取消补贴,那么就会意味着产品涨价,而产品涨价之后销量也会随之下降,而对消费者来说,取消补贴之后的影响也很大,也就是说,取消补贴之后消费者买车就会多花钱,我们看一下取消补贴之后需要承受的涨价情况。

新能源汽车补贴和续航里程有很大关系,目前,插电混动(包含增程式)汽车补贴为4800元,纯电动汽车续航大于400公里补贴为12600元,纯电动汽车续航大于300km小于400km补贴为9100元,而续航小于300km纯电动汽车不再享受补贴,值得注意的是,只有30万元以内的新能源汽车才能享受补贴政策,因此,很多新能源汽车定价基本都会在30万元以内,而续航也提高到了300km以上。

当取消补贴之后,消费者购买续航大于400km的纯电动汽车至少多花12600元,这还不算产品涨价,而2022年12月31日之后上牌的新能源汽车将不再享受补贴,所以,想买新能源汽车的消费者不要再等了,等到明年再购买新能源将多花很多钱。

明年上海插混汽车不再上绿牌

家住上海的赵先生最近很忙。他奔走于各大4S店,想以最快的速度买一辆插电式混合动力车。“现在是最后机会,现在不买,明年就上不了绿牌了。”赵先生表示。

让赵先生如此着急的是上海最新出台的一项政策。

政策推动新能源汽车提速转型的一个试点

近日,上海出台《上海市鼓励购买和使用新能源汽车实施办法》,并自2023年1月1日起施行。该政策对消费者购买或受让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含增程式混合动力汽车),不再发放专用牌照额度。这意味着,自2023年1月1日起,上海消费者想要购买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或增程式动力汽车,需要和燃油车购车群体一样,加入到拍牌大军之中。

为了能够赶在年底前上绿牌,很多消费者都在抓紧购买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据记者了解,目前,上海很多比亚迪(002594)的4S店车辆供不应求,汉DM系列车型已经停止接单。

江西新能源科技职业学院新能源汽车技术研究院院长张翔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含增程式混合动力汽车)在电池续航里程较短、电池很贵的前些年起到了双动力作用,减少了排放,但它只是一项过渡性技术。

随着新能源汽车的关注度不断提高,消费者对于“纯电动”和“插电式混合动力”已经耳熟能详,但对“增程式电动车”却知之甚少。所谓增程式电动车,属于燃油和电力混合使用的混合动力汽车的一种,原理为用发动机进行发电,电动机进行驱动的车辆。当电池组电量充足时采用纯电动模式行驶,而当电量不足时,车内发动机启动,带动发电机为动力电池充电。不管是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还是增程式电动汽车,本质都是为了解决消费者的里程焦虑。

在张翔看来,当前一台15万元左右及以上的电动汽车基本里程数在500公里左右,20万元左右及以上的车里程数在700公里左右。在这种情况下,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含增程式混合动力车)与现行政策则有些格格不入。

“这项政策考虑的是发展。消费者考虑的是实际需求。这是政策推动新能源汽车行业提速转型的一个试点。”某新能源汽车零部件供应商从业人员对本报记者表示。

据悉,目前国家的新能源汽车目录当中,包括了纯电动汽车、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增程式电动汽车和燃料电池汽车。上海一直都是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和增程式电动汽车的重要市场,数据显示,上海的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销量占了全国销量的三成以上。

纯电动和燃料电池动力汽车是大方向

政策的落地,一方面是为了优化新能源汽车的市场格局;另一方面是为了控制日益拥挤的城市交通。而插电式混合动力新能源汽车作为新能源汽车过渡动力的产物,自然是最先被调整的。政策的调整将会给目前的插电式混合动力新能源汽车市场带来一定的冲击与影响。

在上述新能源汽车零部件供应商从业人员看来,燃油国产车突破困难,混动产品市场广阔、没有技术歧视,可产生爆款车型的机率很高。国产5大混和动力平台如吉利、长城、长安、奇瑞、广汽等刚要发力,却遭遇了政策的变向,影响很大。

上海是我国的经济中心,许多政策都是优先在上海试行。上海的这一政策是否会在全国推广,是广大车企和消费者普遍关心的问题。

张翔认为,当前,许多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含增程式混合动力车)并没有被当成新能源汽车来使用,许多车主只用来加油,买的目的就是为了上新能源牌照。上海的这项政策目的是让车辆更加清洁,对完成“双碳”目标有很大帮助,其他城市应该会适时跟进。

“发展纯电动汽车是国家认可的目标。从长远来看,国家是在倒逼企业专心研制纯电动和燃料电池汽车,只有纯电动和燃料电池汽车才是国家未来的大方向。未来,其他大城市可能会跟进这一政策,加速推广新能源汽车。下一步,需要考虑的是,从具体落地上规划出进一步详细的技术路线图。”上述新能源汽车零部件供应商从业人员表示。

欢迎 发表评论:

文章目录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