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排行榜
北京限行第一次免罚_新手必知的限行处罚规则详解
2022-08-15上海国5车上沪牌最新规定_2025年沪牌政策解读与办理指南
2022-09-01汽车限行城市规定_2025最新限行政策全面解析
2022-09-03央视怒批电动车新国标_媒体热议新规背后的民生考量
2022-09-19沪牌还值钱吗_2025年上海车牌价值深度解析
2022-08-31电动自行车电池怎么选_告别选择困难症的选购全指南
2022-09-20
汽车续航里程,顾名思义,就是指一辆汽车在加满燃油或充满电后,在理想状态下能够连续行驶的最远距离。它是衡量汽车实用性、经济性,尤其是新能源汽车性能的核心指标之一,如同手机的电池续航能力,直接关系到您的出行半径和“里程焦虑”程度。对于很多消费者来说,买车时最关心的就是“这车能跑多远”,它决定了您能否轻松地从北京开到上海,或者从成都穿越到重庆,而无需频繁补给。
一、什么是汽车续航里程?
汽车续航里程(Range)是一个衡量车辆“耐力”的关键参数。它代表了车辆一次性补能(加油或充电)后,能够持续行驶的最大距离。
对于燃油车: 续航里程主要取决于油箱的容积和车辆的百公里油耗。计算公式大致为:续航里程 = 油箱容量(升)÷ 百公里油耗(升/百公里)× 100。例如,一辆油箱容量为50升,百公里油耗8升的燃油车,理论续航里程可达50 ÷ 8 × 100 = 625公里。当然,这是理论值,实际驾驶中会有所差异。
对于新能源汽车(电动汽车): 续航里程则取决于动力电池组的能量容量和车辆的百公里电耗。计算公式大致为:续航里程 = 电池总能量(千瓦时)÷ 百公里电耗(千瓦时/百公里)× 100。例如,一辆搭载60千瓦时电池包,百公里电耗15千瓦时的电动车,理论续航里程可达60 ÷ 15 × 100 = 400公里。
简单来说,续航里程就像是汽车的“饭量”和“胃口”决定的“能跑多远”。饭量越大(油箱/电池容量大),胃口越小(油耗/电耗低),跑得就越远。
二、续航里程的衡量标准:实验室数据与实际体验的“落差”
为了更客观地评估车辆的续航能力,世界各地都制定了一系列统一的测试标准。这些标准模拟了不同的驾驶工况,以便给消费者提供一个参考依据。然而,就像买菜时称的重量和回家后自家秤出的重量可能有点小误差一样,实验室的测试数据与我们日常实际驾驶的续航里程,往往会存在一定的“落差”。
目前,全球主流的续航测试标准包括:
NEDC(New European Driving Cycle,新欧洲循环测试): 这是早期广泛使用的一个标准,测试工况相对简单,模拟了城市和市郊的低速、匀速行驶。由于其测试环境较为理想化,通常会导致车辆的标称续航里程高于实际使用情况,因此常被车主戏称为“欢乐表”。
WLTP(Worldwide Harmonized Light Vehicles Test Procedure,全球统一轻型车辆测试规程): 作为NEDC的升级版,WLTP测试工况更接近真实驾驶,包含了更高车速、更多加减速、更复杂的路况模拟。它在全球范围内被广泛采纳,所得出的续航数据通常比NEDC更接近实际。
CLTC(China Light-duty Vehicle Test Cycle,中国轻型汽车行驶工况): 这是中国独有的续航测试标准,于2021年开始全面实施。CLTC工况充分考虑了中国道路的特点,例如城市拥堵、频繁启停、中低速行驶等。由于其测试循环中的平均车速相对较低,且滑行比例较大,通常会导致车辆的CLTC续航里程数据比WLTP更高一些。这也解释了为什么有些进口电动车在国内销售时,其标称续航里程会比国际版车型高。
EPA(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gency,美国环境保护署): 这是美国采用的续航测试标准,以其严格性和接近实际而著称。EPA测试包含了高速、空调开启、气温变化等多种极端工况,通常会得出比NEDC、WLTP和CLTC更保守、更真实的续航里程数据。
所以,当您看到一款车的续航里程时,不妨多关注一下它采用了哪种测试标准。一般来说,CLTC > WLTP > NEDC ≈ EPA(近似排序,实际数值会因车型而异),越往后,数据越接近日常真实使用情况。
三、影响汽车续航里程的关键因素
车辆的续航里程并非一成不变,它会受到多种内外因素的综合影响,就像一个人的状态会受天气、心情、运动量等影响一样。
1. 车辆自身因素:
动力系统效率: 无论是燃油车的发动机和变速箱,还是电动车的电机、电控系统,其能量转化效率越高,浪费的能量越少,续航里程自然越长。
电池/油箱容量: 这是最直观的因素。电池包容量越大(如80kWh的电动车),或者油箱越大(如70升的燃油车),车辆能储存的能量就越多,理论上跑得就越远。
车辆自重与载重: 车越重,启动、加速、爬坡所需的能量就越多。所以,如果您车里经常载着“千斤顶”,或者后备箱堆满了各种不常用的物品,续航里程自然会打折扣。
风阻系数: 车辆外形设计越流线型,空气阻力越小,尤其在高速行驶时,能显著降低能耗,从而提升续航。
轮胎滚动阻力: 轮胎与地面摩擦产生的阻力也会消耗能量。低滚动阻力轮胎能有效降低能耗,但可能在抓地力或舒适性上有所取舍。
2. 外部环境因素:
温度:
对电动车影响尤大: 冬季气温骤降(尤其低于0℃),电池活性会降低,充放电效率下降,同时为了保持电池组的适宜温度,电池管理系统也会消耗一部分电量。此外,开启空调暖风(PTC加热)是电动车冬季续航的“大敌”,其能耗远高于夏季制冷。在严寒地区,电动车续航里程可能打六折甚至对半砍,这并不是电池“虚标”,而是物理规律使然。
对燃油车也有影响: 冬季冷启动油耗会增加,空调制热也需要发动机提供额外能量。夏季高温时,空调制冷会显著增加油耗。
路况:
拥堵: 频繁的启停、低速蠕行,无论是燃油车还是电动车,都会导致能耗升高。电动车在拥堵路况下可能因动能回收而表现稍好,但燃油车油耗会明显增加,变成“油老虎”。
坡道: 爬坡需要克服重力做功,无论是燃油车还是电动车,能耗都会飙升。下坡时,电动车可以通过能量回收反哺电池,燃油车则可以利用惯性滑行,相对节省。
高速: 车辆在高速行驶时,风阻成为主要阻力,能耗会显著增加。电动车在高速工况下的电耗通常会比城市工况高,这与燃油车“高速省油”的特点形成对比。
3. 驾驶习惯因素:
驾驶风格: 急加速、急刹车是续航的“隐形杀手”。这种“暴力驾驶”会瞬间消耗大量能量,就像跑步时一会儿冲刺一会儿急停,远不如匀速慢跑来得省力。保持匀速行驶、平稳加速和提前预判路况,能最大化地节省能量。
空调使用: 空调是车内耗能大户,特别是电动车的暖风,耗电量惊人。在不影响舒适性的前提下,合理调节空调温度和风量,甚至利用座椅加热、方向盘加热等更高效的局部加热方式,可以有效降低能耗。
胎压: 胎压过低会增加轮胎与地面的接触面积,增大滚动阻力,从而增加能耗;胎压过高则可能影响抓地力和乘坐舒适性。保持胎压在厂家推荐范围内,是保障续航和行车安全的基础。
车窗开启: 在高速行驶时,打开车窗会显著增加风阻,导致能耗升高。此时建议使用空调,比开窗更省油/电。
4. 车辆维护因素:
定期保养: 燃油车定期更换机油、空滤、火花塞等,电动车定期检查三电系统、冷却液等,都能确保车辆处于最佳运行状态,降低不必要的能耗。
检查轮胎: 定期检查轮胎磨损情况和定位,磨损不均或四轮定位不准也会增加能耗。
四、如何提升汽车续航里程?妙招助您“跑更远”
虽然车辆的硬件条件决定了续航的基础,但通过一些驾驶和使用的小技巧,我们也能在现有条件下让爱车“跑得更远”,就像生活中的“省钱小妙招”一样。
做一个“佛系”老司机: 告别“地板油”和“急刹车”。平稳起步、匀速行驶、提前预判路况,少踩刹车多用滑行,是节省燃油/电量的金科玉律。尤其是电动车,能量回收系统能在滑行和制动时将部分动能转化为电能回充电池,这在城市拥堵路段特别有效。
空调合理“分配”: 就像夏天的空调设定在26摄氏度,冬天设定在20摄氏度一样,合理调节车内温度。对于电动车,如果天气不是特别冷,可以优先使用座椅加热或方向盘加热,它们比整个车厢加热更省电。
胎压常“体检”: 定期检查并保持轮胎在厂家推荐的正常胎压范围,这是确保车辆能耗正常和行车安全最简单有效的方法。就像给自行车打气一样,气足了蹬起来也更轻松。
“瘦身”行动: 定期清理后备箱和车内多余的杂物,减轻车辆不必要的负载。每减轻100公斤的重量,理论上都能带来一定的能耗降低。
路线“规划师”: 出行前提前规划好路线,尽量选择路况良好、红绿灯较少、不拥堵的道路。避开修路、堵车严重的“坑”,不仅省时,还能省下不少油费或电费。
定期“大保健”: 按照厂家推荐的周期进行车辆保养,检查各项机械部件和电子系统。一个健康运作的车辆,自然能耗更低,续航表现也更好。
常见问题解答
Q1:为什么我的电动车冬天续航会掉很多?是电池坏了吗?A1:不必过于担心,这是正常现象。冬天温度低,锂电池的活性会降低,放电效率变差。同时,为了给电池保温和车内供暖(特别是暖风),都会消耗大量电量,导致续航里程明显下降。就像手机在冬天也会掉电更快一样,这是电池的物理特性,并非电池损坏。
Q2:高速行驶比城市行驶更耗电吗?燃油车也是吗?A2:对于电动车来说,通常高速行驶比城市行驶更耗电。因为高速行驶时风阻是主要阻力,且能量回收系统发挥作用的机会减少。而燃油车则相反,在高速匀速行驶时,发动机效率更高,通常比城市拥堵路况下更省油。
Q3:仪表盘显示的续航里程准吗?A3:仪表盘显示的续航里程是根据车辆当前能耗、驾驶习惯和电池/油箱剩余量估算出来的,它会动态调整。因此,它是一个参考值,而不是一个绝对精确的数值。如果您的驾驶习惯突然变得激进,或者进入了低温环境,显示里程可能会很快下降。
Q4:长时间不开车,会影响续航里程吗?A4:长时间停放,车辆的电瓶(启动电瓶或电动车的动力电池)会存在自放电现象。尤其是电动车,如果长时间停放且电量较低,可能会对电池健康造成一定影响。建议长时间不开车时,保持电量在一个适中的水平(如30%-70%),并定期启动车辆或充电。
结语
汽车续航里程,是现代车辆特别是新能源汽车绕不开的话题。理解它的含义、衡量标准以及影响因素,掌握一些提升续航的小技巧,不仅能帮助我们更好地选择和使用车辆,也能有效缓解“里程焦虑”,让每一次出行都更加从容不迫。未来,随着电池技术和燃油效率的不断进步,以及充电基础设施的完善,相信汽车的续航能力还会不断突破,为我们的生活带来更多便利与精彩。
参考文献:
某知名汽车垂直媒体对电动车冬季续航影响的科普文章。
动力电池技术相关科研机构关于低温对锂电池性能影响的公开报告。
汽车工程学会关于不同工况下车辆能耗特点的分析报告。
汽车制造商官方用户手册中关于续航里程显示方式的说明。
【最后审核时间:2022-10-28 09:10:46】
【文章问题反馈报告电话/客服:】